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嗝的揭秘

(2007-09-09 21:32:34)
标签:

打嗝

原因

分类: 健康小知识
 

   我们人人都有打嗝的经历,就连在子宫内、泡在羊水里的胎儿也会打嗝。更为有趣的是,1925年在加拿大南部一个名为温尼伯的城市出现过打嗝大流行,成百人同时出现打嗝,诊所、医院嗝声不断。

打嗝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顶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膈肌,将胸腔于腹腔分开。和所有脏器一样,膈也分布有神经,即可接受各种刺激传入,并向“上级”神经反映,也可接受“上级”知识而收缩.打嗝就是膈肌突然收缩,继之喉头关闭,有时软腭及辅助呼吸也会协同动作(收缩)。

    多种刺激可引起膈肌收缩

  从大脑皮层到盆腔脏器的病变,诸多原因如:精神压力大、抑郁或过度兴奋、体内存在毒物(如尿毒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等);外源性毒物(药物、酒精);膈肌本身的炎症、胃及食管下段病变;脑干损伤(血管性、感染性、肿瘤、外伤等)都可引起膈肌收缩。加拿大那场打嗝流行,乃是柯萨奇病毒所致。

  多数情况下的打嗝属于偶尔反射性的,如寒冷、饱餐、进食过快,大都短时间内可自愈。值得注意的是尿毒症、酮症酸中毒、脑血管病、严重外伤、晚期肿瘤等患者,如出现长期的打嗝,则往往是预后不良的症兆。偶尔反射性的打嗝如持续过久,也会消耗人的体力。甚至妨碍正常工作、生活,当然也应积极治疗,采取措施,把“嗝”压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