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大利亚】菲茨杰拉德(RobertD.Fitzgerald,1902—?)//水面

(2022-03-15 08:45:04)


 澳大利亚菲茨杰拉德(Robert D. Fitzgerald1902—?)

 

罗伯特·戴维·菲茨杰拉德是澳大利亚著名诗人。早年就读于悉尼大学。他1927年发表第一本诗集《大阿波罗神:七首玄学诗》,1938年出版的《月光下的耕地》奠定了他在澳洲诗坛的重要地位。

菲茨杰拉德的诗歌不以抒情取胜,而以哲理和思辨见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他谈政治,谈日常琐事,但更喜欢探讨人生哲理、探讨艺术美,探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此类具有普遍意义和水恒价值的重大主题。在艺术上,他非常重视诗的技巧,试验多种诗歌形式和韵律。他既写抒情小诗和民谣,也写史诗体的长篇巨制;既有简短有力、构思严谨的作品,也有意象流畅、韵律不整的篇什。他极少用形容词,语言往往过于抽象,晦涩难懂。诗的效果得自有力的节奏。

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菲茨杰拉德是一位颇有争议的诗人。从他的第一本诗集发表起,评论界就对他褒贬不一。他是澳大利亚诗史上二十世纪中期的最重要诗人。

 

 

水面

 

 

又一阵脚步匆匆——无数波涛

涌过黑色礁石;又一阵

残酷追逐的狂笑;带来嗡嗡巨响

像来自竖琴和投射器的弹簧,

澄莹的水面波澜骤起:轻柔的小草

躲闪着游动飘摇:顷刻间

落入狂笑的手掌回到原处……

 

不成形的形状逃不出

黑暗的折磨

不存在的思想

在元始和黑暗的阴影里

两面延伸

受着电线桥塔的威胁——

那里是更深的虛无;

其实本无所谓逃遁,

无所谓笑,

无所谓拨响那不是琴弦的琴弦,

那是寂静的核心受到震撼。

 

深邃的无极也无所谓底

深度如何唯有靠猜测,

猜到深处,肺叶要破裂;

下去十丈便有百丈的失望,

总是一样;仿佛万丈毫厘

压缩成相等的微极,

冰凉的头脑变得僵硬,

展开之后,有限的能量便得以确定。

 

从静寂的压力中(那拨响的琴弦)

从虛无的痛苦中(那受黑暗折磨的狂笑)

从这一切之中

又开始一次新的迁移,

又一个新世界濒临诞生

虚无中奔腾起恐怖的步。

在虛无的中心

色彩光明与烈火凛然

生出眼睛和知性,声音变作耳朵……

 

因为永恒不是空间的

无穷伸展,不是时问的永久绵延,

也不是循环运动的无限,

而是一个没有内容的不定点,

是无法存在的元始的时前凝聚点。

 

它无所属,甚至不属于虚无——

根本没有永恒:永恒背离了纠缠在一起的

无穷现实性,现实摧毁永恒

又复归永恒,既是永恒又不是永恒。

永恒是你伸手摸一下邻人的手,

是黑暗中茫然奔跑的脚步。

 

旋转飘浮的世界重新

归于不堪忍愛的中心,

慧星尾巴即使再大,

也离不开它,

它是唯一的实在。

尽管自然的力量和法则

以庞大的结构

备下诸端的生死存亡与之抗衡,

但那只是不断树立发展的观念的

一种模式,一个阶段,不是其休止。

这些观念是虛无的非物质表现,

而虛无才是关健。你可以说山有生命,

或者说生命是一种起伏如山的流体的

不完善的一面;就像思想

在头脑中择路曲行。

 

蛋壳破裂

在永恒瞬间的掌中;

万物如初

但瞬间的永恒

是骤变为现实的微小的点,

是纷繁的“也许”和“可能”,

是疾奔于海底的脚步。

也是外力

借以制约内部的

瞬息的停顿——

蛋壳破裂在它的面前:

挣扎着叽喳岀世追逐起生命的全部喧嚣与欲望:

部分冲破整体;

见到光和明朗的天,发现目标很简单

(杨国斌译)

 

 

“水面”一诗是菲茨杰拉德公认的杰作,刊于1944年的《公报》杂志。诗的题目出自《旧约·创世记》:“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诗中诗人以流畅如水的音乐般的语言和迷朦如雾的梦一般的形象,探讨了生死、永恒和创造的主题。

诗以生动的意象开始。诗人将海波比作匆匆奔走的脚步,描写了波涛奔涌给海面带来的变化。波涛的运动是新生命诞生的前奏。诗人在第二节转入对造物的哲学思考。语言也由具体意象变得抽象。“不成形的形状”和“不存在的思想”描写了诞生之前蠕动于黑暗中的虚无状态。

往下,诗由对造物的思考转向对水恒的探寻。诗人不以无限的时空为永恒,而在一时一刻、一伸手一投足之间发现永恒。如此把握了捉摸不定的水恒,诗人在第六节便跨越永恒自身的涵义,进而探讨其无穷威力。宇宙万物沉浮,生死存亡更替。自在者唯有永恒。

那么永恒与生命的关系如何?诗在最后一节,以蛋壳这一生命的象征来揭示这一点。在这里永恒既能摧毁生命(“蛋壳破裂”),又能创造新生(“追逐起生命的全部喧嚣与欲望”)。生命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历程,摆脱了“黑暗的折磨”,挣脱了虚无的羁绊,从水恒中诞生了。最后一行以高昂乐观的音调,唱出了希望之声。

《水面》是一首深奥难懂的诗。它像一个谜,有谜一样的魅力,也有谜一样的晦涩。作为谜,读者要探寻其内在思想底蕴,通过诗的意象和象征,透视其深层哲理和那些关于生命和永恒的妙悟。作为诗,读者则要以丰富的想象,跟随诗中流动的意象,去领悟其深远的意境,感受其自然流溢的音乐美。诗人写大海,便用波涛样起伏的节奏,以海水一样流畅的语言和韵律,来表现海水的波动,读来令人陶醉。

该诗表现一种奋斗的意识,竭力用意象表达一种以任何其它方式都无法表达的东西。这是菲茨杰拉德的冥想诗中最杰出的篇章之一。  (杨国斌)



【澳大利亚】菲茨杰拉德(RobertD.Fitzgerald,1902—?)//水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