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成女人

标签:
娱乐 |
http://s8/bmiddle/4deb26c0hcfc70ab1ead7&690(图片来网络)
日子一天天地过,做饭成为居家的主要事宜,一日三餐,日积月累,自然成精。先学会了做羊肉丸子,然后是红烧鲤鱼和扣肘子,还有红烧鸡翅和酱牛肉。如今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能端锅上灶,可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了”。儿子吃我的饭菜不但赞不绝口,还胃口大开。看他大快朵颐的吃相,想起当年他小巧专著的身影:盯着电视里教人做菜的节目,感叹“妈妈什么时候也会做这样的菜呀?!”忽然,感觉自己和他一样转眼间都长大了。逢年过节,看着他们面对我的饭菜眉开眼笑的样子,感觉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摇身一变成了丰厚的奖励。甚至还招招摇摇地封自己为“范妈”(饭妈)。他从他爸爸那里学会了以夸奖催人进步的妙招,两个人一唱一和,从挤眉弄眼到心悦诚服的赞美,日久天长,终于让我由一个不谙炊事的小妇人熬成了家居做饭的大厨子!
人生像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向着远方流淌,虽然涓细,却清澈、平静,充满着川流不息的梦想。这样的梦想在年少时被当作家的野心妆点着,藏在灵魂里若干年,像一棵木本植物,发芽、生长、成树……它的种子来自父亲的邮袋,邮袋里那些报刊杂志花一样绽放在我的童年,童年的梦被墨香托起来向着高处飞翔,招招摇摇,冲破教室的窗户,在老师鼓励的目光下,摇曳成仙。读大学,学外语,心却被文学的梦搅着,按耐不住时,就写心情日记、写朦胧诗,也写恋爱笔记,那些文字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忧伤和压抑,藏在大小不一的各类硬皮笔记本里。四年的光阴一闪即逝,然后将这些青涩的文字打包,和行李一道寄回故乡。从此尘封,埋头做枯燥、陌生、腻味的科技资料翻译工作,梦想在工作的压抑和生活的碎琐中像个痴人说梦的怪物,虽然招摇却不被理解和推崇。
还有一本译了部分章节的俄文长篇小说。在寂寞的书柜里一放就是十几年的光阴。它的重见天日是我请长假带着儿子随丈夫来到凌源之后。赋闲在家的日子,百无聊赖,为了消磨时间就找出来翻译。不承想,枯燥的翻译竟让我的文学梦又死灰复燃了,和每个执手写字的人一样,那段日子,心思沉浸在作诗的痴迷里不能自拔。翻译小说,写诗,也写小短文。还不揣浅薄地到处投稿,一篇《闲居之苦》电视报的娟子编辑给发了,仿佛受到了奖赏,从此写散文,一直写到今日。先是关在家里写,后来遇见学英和其他文联的老师还有众多的文友,在《辽西文学》、在其他省级以上的刊物发文章,也去北京参加文学大奖赛的颁奖典礼。去辽宁文学院学习、加入省作协、出版文集……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没成功,也没成名,但作家的梦却一直在做着,而且还一梦不醒。在这个梦里,我从一个喜爱文字的小女孩熬成了坐下来专心写字的小妇人,有时候也被人一本正地尊为作家,我也一本正地回应:是“坐家”!
写字的日子,与书为伴。边写边读,文学的、宗教的、建筑的、艺术的、人生的、哲学的,还有唐诗和宋词等各类书籍都要读,书是精神的食粮,每天细细咀嚼,汲取营养,不觉间,就感觉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开阔了许多。心智也成熟了许多,对人对事不再斤斤计较。对生活也充满了乐观和宽容的态度。忽然感觉,写字不只是愉悦心情,丰富人生,还可修身养性。读书、写字的时候,向往完美。文字、家居生活、做人等方方面面都渴望向完美延伸。“追求唯美的文字,过精致有序的生活,做友善幸福的女人。”成了我人生的信条。
2012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