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由行,遇见桃花源


标签:
周心怡台湾旅游自由行 |
分类: 生活美如画 |
自从6月28日开放大陆游客台湾自由行之后,很多熟识的粉丝博友向我探听一些比较特别的旅游景点。其实台湾有太多值得一游的胜地,可惜我一直忙着,也没能到处走走,昨天正巧收到朋友传来的电子邮件,介绍了一处极佳的景点----联合报的工学院园。感觉极为雅致,也特别能代表台湾除了自然景观之外,优雅恬淡的人文情怀。
这篇报导没有署名,但已(公告)传送,转载于此与大家转贴,特此致谢。
台湾也有桃花源,一段期然而遇的歇心之旅
我们总是用“桃花源”来形容遗世独立的佳境
当各式各样的桃源被轻易探访时
真正的秘境是否更难寻了?
听过这处神秘的南园很久了
来到这里我才知道台湾真的也有桃花源
“初动漫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经过好长的山路与曲折的下坡路
忽然出现整片苍翠山林
以及隐隐约约一栋中式楼宇
走过樱花步道
一个转弯
眼前蓦然出现一片竹林
竹林尽头隐匿的红砖老屋“燕来阁”
在此办理入住
在柜台以南美洲两千多岁的黄铁道木整株打造
有气质又温柔的接待人员奉茶,称为“君子美人”茶,是邻近的名产 - 关西仙草
同心楼总共只有20间房间,分为风花雪月四种房型
门牌与钥匙牌均以桧木板做窗花雕刻
只有三间的月字房拥有独立庭院或阳台
今晚就在这座露台“揽月”吧
“绯樱”为花字房,可以在竹林环绕下泡澡
房间内简单,温暖,传统又时尚,茶几有个小花窗内藏玄机
这组特别的茶具叫“知竹”,泡杯好茶,佐以甜点师傅的手工饼干?真的很好吃
几乎和卧室一样大的浴室当中,不能错过这德国工艺家设计的超大浴缸
在这里沐浴,真可称得上沐浴在大自然了
南园欢迎我们早上9点就到,可以一直待到第二日下午6点
这是一趟真正“两天一夜”的旅行,我本来顾虑在一个地方值得待这么久吗?
二楼大厅有一座中式鸦片床,夏季搭配童心主题
袜子娃娃丹塔的“正邪对决”棋局正在此展开
“富贵斋”或品茗或对奕,或什么也不做,坐着眺望九重山峦
房内提供了一张“南园寻宝记”的寻宝地图
按图索骥,在像迷宫般的园林当中可以寻回童真的乐趣
四点有住客专属导览,这位仙风道骨的兰苑主人是位书法家
24时住在南园内,与来客分享他的私房景点和新发现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虽然错过了三月未遇上这片桃花林盛开,这时节也有属于它的生意盎然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终点不是山,穿过这道迎紫门,是一座仙台楼阁般的园林
青山、蓝天、红砖、白瓦
因着闽式特有的喜气,这颜色倒让这仙台楼阁真实了起来
¼世纪前,一位报业巨子和一个年轻建筑师的惜才之遇,让南园得以诞生
象征着出入平安的瓶形门,以及瓜瓞绵延,如意门... ...随处可见
形形色色的窗更框出一幅幅美景,或许在我观看景外的同时也身处另一幅景内供人观看
雕梁画栋,精雕细琢
当年不知是多少艺匠的呕心沥血
写景莫过这处处隐藏的对联,“中亭”柱上刻的是:
临曲水赏仙境二重水之上水之下,倚中亭如小星三点亭又西亭又东
金形圆,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锐,土形方
点数五行马背,也是赏工学院园的另一番趣味
亭、台、楼、阁、堂、榭、廊、桥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园林
收藏生活中无法常亲近的美好
据说为中轴线的戏台,是否真如传言一般具有强烈的磁场能量?
“兰苑”是书法家江老师的书斋,空气中仿佛都飘着墨香
偶尔主人会在外头廊道的红砖地上沾水临毫
临栋的“竹苑”每季住着不同的工艺家,今年夏天是童玩孙老师进驻
在这地灵人杰之地,创作灵感想必源源不绝吧
登主楼“南楼”,迂回的优雅忽地转变为堂皇贵气
桌上摆着众多曾来访的国际政要,墙上则挂着张大千等书画名家的赠墨
传说风华富与贵永远都是最引人兴趣的话题
登高望远,“南岗喜闻朝阳鸣凤楼栏俯视大野回龙”
这太师椅的风水气势,我倒是较欣赏白居易的那句“暂借工学院亭-望山”
夕阳西下,真见到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的场景
夜宴,从一曲筝乐揭开序幕,主角是来自香港的陈老师,痴筝之人
这套拾馔晚餐共计11道上菜,道道都是惊喜,有着法式装盘的精致和客家食材的新鲜
用膳时间将近两小时,像这样被优雅地款待,让我们没有一道舍得不吃完
餐后,点瓶好酒坐在户外可以看到满天星星
我的五感六觉全都被唤醒
大肆鸣放的蛙声听起来也成了交响曲
这是一个很好眠的夜晚,似乎没有做梦
我想是因为我已经在梦境里了
清晨起早到无人的园林慢慢散步
那带着草根香的清新空气
让我的呼吸道第一次变得这么贪婪
沿途遇到许多白鹭鸶,五色鸟和台湾蓝鹊
在“榕荫庭”的石桌上遇上未干的书法字
应该是江老师早起的即兴作品吧
代代相传的黑天鹅家族“黑麻吉”
或是已习惯了游客,或是意识到自己身为主人,主动地过来亲近
前晚优雅提供夜宴的拾季厅
日间又是另一风貌
我才注意到两侧挑高的柱上写着:
劳心力能得几时闲且安排高阁看山小舟钓水
赏风月不需一钱买莫辜负满园如绣四季皆春
早餐提供到十点有意思的客家早点
包括了仙草面的,野姜花粥,草仔粿和客家小菜
午间换个场景
在被湖水环绕可看到园林全景的“水风轩的”用餐
后方的“桂花巷”小径
像是水墨画一样树长到墙上了
在秋日这里必定暗香浮动吧
到本工学院园的路并不好找沿途都是农田与山路
一度我们以为自己迷路了但这段寻找的过程是值得的
其实从台北出发到这里也不过70分钟却觉得已进入绝世之乡
我回想自己为了什么来到一个工学院园?
初衷只是期待一个悠闲的假期
最终我没有得到被塞满的行程却是被放空了
是丰富的感觉,感受和感动让我满载而归
南园的园林与山水是我的期然之遇
但那些温暖的欢迎,优雅的气质,绽放的生命... ...
却是不期而遇在在让我惊喜
离开的时候我想起桃花源的结局“寻向工程学系志,遂迷不复得路”?或许就是因为它的不得寻才更显隐世的珍贵
心中默许着未来我还能重回这座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