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美食为何让快乐指数飚第一?-菊岛记趣2


标签:
周心怡澎湖台湾宋少卿 |
有看、有玩,有口福
到一个地方旅游,美食,是了解当地自然、人文、历史和时尚最快、最直接的途径。四天三夜的澎湖之行,紧凑的工作之余,当然也少不了品尝美食。
不久前在台北排了好久的队才吃到海胆盖饭,当时就有人告诉我:到了澎湖,海胆多得可以炒蛋!令我好生向往!澎湖四面环海,以丰富的海鲜出名,小管、海胆、蚵…然而气候恶劣,土壤贫瘠,在澎湖,蔬菜水果可是异常地金贵!不过这样的天然条件却有利于各种瓜类的生长,因此澎湖有很甜美的棱角丝瓜、嘉宝瓜、哈密瓜、金瓜(南瓜)、西瓜、花生…还有别具特色的仙人掌,都是澎湖美食的素材。
海产丰富
透过民宿主人的建议,我们到了“朝昔庐客栈古早味餐厅”,品尝在地的传统风味。车子停妥,同行的摄影师兴奋地大喊了一声:银合欢!然后带着相机飞奔过去拍照。原来这是一种在澎湖随处可见的植物,向导告诉我们:这是种外来植物,却有很强的侵略性,会自行繁衍成一大片,让别的植物无处容身,我笑说:这种植物颇有草莽性格!但是它又是摄影师最喜欢的背景,许多专程到澎湖来拍婚纱照的新人,特别喜欢在一片苍茫的银合欢林里拍照,强烈的反差营造出令人惊艳的效果
银合欢林是菊岛一景
别有一番风味
澎湖知名餐厅“朝昔庐”,从门口就感受到传统澎湖的古老风情
在外岛与“自己”不期而遇
走进“朝昔庐”,首先看到我的演讲海报,在外岛的一家餐厅里与自己不期而遇,有种特别的感觉。“朝昔庐”本身也是民宿,客房安排在楼上,各有风韵。楼下餐厅内部装饰颇有巧思,有许多早期古庙与古厝遗留下来的器具,将老物件儿生活化了,重新赋予了生命。品味着澎湖古早味的新鲜美食,聆听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曲,是多重的感官享受。
餐厅里的一角,古物新用
红门透着喜气
一同前往澎湖的苏玲令与房纯辉,一位是知名经纪人,一位是资深制作/企划,夫唱妇随好幸福
花椰菜干,有着被阳光浓缩的甘甜
酥炸“狗虾”,香酥脆!
因为栽种不易,蔬菜在澎湖是高价的食材
除了在空间设计上格外用心,在食品挑选上也是丝毫不可马虎的,老板是土生土长的澎湖人,开业9年以来把传承自妈妈的拿手菜般上台面,吃得到澎湖最道地的家乡味,本帮菜。和我同行的几位,都是饕客,其中房纯辉不但自己是烹饪高手,还曾是电视美食节目的制作人,于是点菜的任务就交给专家来打理啦!其中几道特色菜,值得推荐给大家:
石鮔排骨,是用一种墨鱼干烧排骨,海味浓!
小管干炒腊肉也是拿手菜
“石鮔排骨”,是一种晒干的章鱼名字,与排骨一起卤上4?5个钟头,两种食材的气味糅合,一上桌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气,好吃又下饭。
石鳖土豆汤-土豆在台湾是花生的意思
不愧是表演工作者,宋少卿随时随地都戏感十足,逗得大家乐开怀
另一道花生料理-花生粉炒高丽菜
“石鳖花生汤”也是第一次尝试。石鳖是长在礁石上的贝类,同行的台湾相声艺术家宋少卿说,这种石鳖在同样是靠海的花莲也常看到,爱喝酒的原住民会将它用盐腌渍,当作下酒菜,而在澎湖,是把它与去膜的新鲜花生一起熬煮4,5个小时,再勾上薄芡汁,乳白色的汤汁飘着浓浓的花生味,喝起来很像咸的花生汤,有海的气息。
鲜蚵也是澎湖料理中的美味
我也终于如愿,吃到传说中的“海胆炒蛋”,色泽金黄的菜肴里,海胆和炒蛋已经难舍难分了,每一口,都充分品尝到海胆浓郁的鲜甜与细腻的口感,实在让人感到幸福!
地瓜签饭,也是忆苦思甜的传统滋味
而来澎湖必点的“金瓜米粉”,满有渔家小家碧玉的平实与秀气,黄绿相间的南瓜,搭配鱼干的鲜香,炒得湿度恰好的米粉,吃在嘴里嚼劲十足,非常好吃!
。。。。。。。。。。。。。。。。。。。。。。。。。。。。。。。。。。。。。。。。。。。。。。。。
澎湖还有一样特色美食,就是仙人掌冰。来到澎湖的第三天,向导带我们利用工作的空档去逛逛,第一站就是去寻找知名的“易家仙人掌冰”。而在吃冰之前,我们先游览了附近的一个重要景点,也就是“通梁古榕”。
充满传奇色彩的通梁古榕,被视为澎湖的象征之一
这株神奇的老榕树生长在澎湖白沙岛通梁村保安宫的前面,是澎湖最老、最大的神木,是“澎湖精神“的象征。
老榕树的历史刻在这里
三百年的光阴,造就了老榕的规模,也树立了精神的象征
夏日炎炎,大树下好乘凉!
相传300多年前,有一厦门的商船遇大风浪沉没于通梁近海,船上不少物资漂流到通梁岸边,其中一株榕树苗为通梁郑姓人氏拾起,就将它栽植于保安宫前,没想到这株榕树像落土归根似的,繁茂生衍,又因为受到澎湖强劲的东北季风吹拂,树枝长到一定高度,便因风吹而横向生长,气根则自然垂到地面,再长成新干。现在的通梁古榕,有97条气根盘节错综,而97这个数字,正好与澎湖的村里数字相吻合,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树荫覆盖面积达到660坪的古榕树下,除了慕名而来的观光客,还有当地人在树阴底下午寐、下棋、喝茶、打发时间,写意!清闲!
看完了老榕树,我们驱车前往不远处的“易家仙人掌冰”,那是一个小摊子,却远近驰名,总有排队的人潮。澎湖的仙人掌是荷兰人在三百多年前引进的,如今是遍布全岛的植物,其中有一个品种,会开艳黄的花,红色的的仙人掌浆果是可以食用的。
制作冰淇淋的仙人掌果
要采仙人掌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用长长的不锈钢管加上钳子,深入布满密刺的仙人掌丛中,一颗颗剪下来。洗净之后,拔除果实外表的密刺,拨掉果皮,再剖开果肉,将其中的三角刺取出。过程颇为复杂。听说,有几个外地人采了果子,兴高采烈地品尝时,不知道果肉中有倒刺而挂彩!
处理好的果肉,榨成仙人掌果汁,原汁加入糖水,用温火炖煮入味,以滤网过滤之后,放在阴凉的房间冷却,最后制成冰淇淋贩售,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不用防腐剂,是完全天然的夏日冰凉圣品。仙人掌冰的口感绵密,带点粘性,酸酸甜甜的。天然的深红色汁液会将嘴唇染的红红的,像擦了口红般的可爱!
透心凉的仙人掌冰
快乐的一行人
品尝菊岛美食,大部分是取材于自然,未经太多的雕饰,就宛如澎湖的性格,朴实、热情、好客。难怪澎湖人的快乐指数是全台湾最高的,简单、知足,是天性,也是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