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024-09-28 08:49:17)
标签:

美食

典故

分类: 散文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赞苏武的民族气节

陈晓云

 

《苏武传》节选自班固的《汉书》。《苏武传》是《汉书》写得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苏武传》成功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作为汉朝的外交使节,匈奴用审讯逼迫他,用死刑来恐吓他,都不能使他屈服卫律用荣华富贵引诱他,也不能使他动心;用流放北海放羊来折磨他,也不能令他改节。特别是在经历了北海长期贫困寂寞的生活后,仍然面对李陵的劝降不为所动,由此特别能见出苏武的民族气节。

  《苏武传》对苏武民族气节形象塑造,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辱使臣之命。既表现出对匈奴的修好之愿,而又不为所屈,奋力抗争。

2.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卫律举剑欲刺武,作者用“武不动”三字,就把苏武作为一个大国使节的威仪表现出来了。再如写苏武北海牧羊“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细节,刻画苏武性格的坚定,十分传神。

  3.苏武形象的塑造,也是在一系列人物的对比中完成的。如张胜的怕死,李陵的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都反衬出苏武的.视死如归,正气凛然。也正如民族英雄文天祥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壮!

4.《苏武传》的语言,不仅精练准确,而且富于表现力和形象性。作者又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画,人物语言深入到了人物精神与心理世界的深处,生动体现了作为一个汉朝的使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汉朝的自信。

造苏武的民族气节的形象的重要因素,还在于作者的人格审美观。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争儒术”这一皇家正统思想,到东汉仍然还根深蒂固。“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舍生取义而已”,人生要义在“立法、立言、立功”。班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精忠效国,建功立业是其思想的主流,此为作者的指导思想,苏武的这一形象无不渗透作者的审美情趣。

 

 

 

 

如邮有件,请用以下地址

址:安徽淮南市三和镇壹代城14-2-904

邮编:232063

学校:安徽凤台二中

(本人不住学校,联系请用址)

电话: 13155455919

Q Q:  631377934

电邮:  631377934@qq.com

sutang790@163.com

sutang790@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