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形“+之”所想到的

(2024-03-05 09:11:48)
标签:

美食

素质

较真

评析

分类: 古今汉语

读形“+所想到的

 

陈晓云

 

现代汉语的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此已为学界公认,但文言诗文中的形容词却能带宾语。例如: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           (《童区寄传》)

这里的“易”后面带宾语“之”,但“易”和“之”之间不构成一般的动宾关系,即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与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不同,像“因取刃杀之”(和上面例句同篇同段)中的“杀之”。“杀”直接涉及和支配宾语“之”(指代贼),构成了一般的动宾关系。运用现代汉语的我们,把“易”与“之”之间的关系则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易”不直接支配宾语“之”,“易之”不能说成“容易他”。这里的形容词“易”已活用为意动用法。何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指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中华书局《古汉语知识辞典》马文熙、张归璧等编著,第535)这种意动用法的形容词是已含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这种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易”已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宾语“之”代指区寄。“易之”,就是(贼)认为他(区寄)容易(对付)或(贼)把区寄当作容易(对付)的孩子。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和上例相同的语例,即形容词后面带宾语“之”的。例如:

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此句的“劣之”就是“以之为劣”,意即(成名)认为它(代促织)低劣。全句的意思是:成名因为它小,认为它低劣。

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句的“羞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羞之”,即:“以之为羞”,意即(庸人尚且)觉得这件事让人感到羞耻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

此句的“迟”原形容词,这里作意动词。“迟之”,就是“以之为迟”,意即(现在太子)以为动身晚了。

由上举四例可知,后面带“之”的形容词的用法基本上带有作意动用法的规律性。形容词带宾语“之”,就是主观上认为“之”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或把“之”当作什么性质或状态的事物。作为意动词的形容词的特征是意念,而非实然。可以归纳为:形+之=以之为形或把之当作形。下面我们还可以课内外的例句加以验证。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       (《促织》)

此句中的“奇”,原是形容词,奇特,奇异。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就是以之为奇,意即认为它(代促织)奇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此句中的“异”原为形容词,这里作意动词:认为……奇异。“异之”就是以之为奇异。意即认为它奇异。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论语.公冶长》)

此句中的“贤”,原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贤之”就是“以之为贤”。整句的意思是:孔文子不以下问为耻,孔子认为他贤能。

例子还可举一些,不一而足。大量古汉语的语言实践都证明,形容词带宾语“之”,则形容词即往往活用为意动词。

 

陈晓云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淮南市三和镇壹代城14栋第二单元904

邮编:232063

电话:13155455919

Q Q:  631377934

电邮: sutang790@163.com

sutang790@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