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修辞和逻辑都混乱的句子
陈晓云
他们的三子一女分别是:1.长女金萤,美国约翰·霍蒲金斯大学博士后;2.长子金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3.三子金侠,英国剑桥大学博士;4四子金延,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
(摘自《中国电视报》2002年第24期第19版)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交流”栏目于2002年6月30日19点30分播出《一家四博士》。此前《中国电视报》为其先作介绍,上面摘引的句子是该报《一家四博士》一文的首段末句(以下简称“摘句”)。这是一个修辞和逻辑都混乱的句子。兹将其理由阐述于下。
一.句法修辞的常识告诉我们:摘句是一个在修辞上属于“并提分承”的句子。“并提分承”即在一个词组、句子或更大的语言单位里,前面提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成分,后面按照提起的次序,分别对列举的成分加以陈述或说明的现象。又称为列举分承(中国青年出版社《修辞通鉴》1991年北京第1版)。例如:“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都可以利用。”(吴佰箫《菜园小记》)此句的双提是“种花好,种菜更好”两个项目,接着,以“花”“菜”为序分承,具体阐述理由,语句前后双提和分承一一对应。既没交错,也没缺项。至此,大家回到“摘句”,其主语部分的“三子一女”,子、女两个项目,由四个并列的宾语(宾语序号由笔者所加),女、男两个项目分承。主语部分的“三子一女”,排序显然是先男后女,但是宾语部分的排序却是先女后男,双提和分承前后很不对应,所以宾语部分的语序应该是:2341。如果主语部分的“三子一女”改为“一女三男”,那么,宾语部分的原来排序则无须变动了。
二.按照常规兄弟姐妹以长幼排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排行”。从“摘句”的宾语部分看,是按性别排行,对此无可非议,但是称谓却是混乱的。既然是一个女儿,就无须称什么“长女”,宜将“长女”改为“女儿”。既然是三个儿子,那么却不见“次子”,偏偏又多了一个“四子”。这很不符合当前多子女排行的习俗。当然,也有男女混排的,只是以“老大、老二……”相称。须知,“子”,在古代可以指儿子,也指女儿,可是在现代是专指儿子。三个儿子排行应该是:长子、次子、三子。三个女儿排行相同:长女、次女、三女。
为了消除“摘句”在修辞和逻辑方面的混乱,必须调整如下:
他们的三子一女分别是:长子金煜,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次子金侠,英国剑桥大学博士;三子金延,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女儿金萤,美国约翰·霍蒲金斯大学博士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