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精辟语句解读
(2023-06-30 08:31:03)
标签:
古文精典较真阅读欣赏 |
分类: 古今汉语 |
王勃《滕王阁序》精辟语句颇多,限于篇幅,本文只举二三。
【释义】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这里的土地有灵秀之气,人出俊杰,地蕴灵秀。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简析】
原句中的上句的“墟”,域,所在的地方。下句中的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众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置一榻,平时不用时便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时才放下。因此后来有“下榻”之说。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由此可知,此处出人俊杰。此后,人们往往摘此对偶句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作楹联用。
【原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简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此名句,历来公认。老幼皆耳熟能详。其艺术特色是:1.对仗工整,音节匀称。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作主语。上联的“与”与下联的“共”都是虚词中的连词。上联的“齐飞”和下联的“一色”(成为一色),都是动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仗实在讲究,音节的确匀称。2.有动有静,动静相衬。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上句侧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动态,生动形象;下句侧重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水天相接。3.巧用对此,色彩鲜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孤鹜深暗,碧空明朗。它们
——落霞、孤鹜、长天——的色彩明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整句描写的画面看,的确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简析】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此句中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冯唐易老,二是李广难封。“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武帝时求贤良,冯唐被推举,但已到耄耋之年,年已九旬,不宜为官。
“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的名气要比冯唐大得多。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抵御敌人,以及格杀猛兽的事,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从这件事来看,皇帝还是很看重他的。但终身未能封侯。《滕王阁序》这里为什么要用此两个典故呢?旨在佐证“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经历,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
陈晓云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淮南市
邮编:232063
电话:13155455919
Q Q: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