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哺于东南之转晌”致李老师李老师上午好。

(2022-04-05 10:27:54)
标签:

语言

记忆

积累

规律

总结

分类: 古今汉语

 

 

关于哺于南之转晌”致李老师

李老师上午好。

趁个空说说。

请恕我直言,从整体上看哺(这里省略了主语 )于南之转晌”,应该是动宾结构。除拙稿所阐述的外,愚以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动词后有“于”字,未必是动补结构。“于东南”是介宾结构,但它不可作补语。

2.把参考答案和原文加以比较可知:译文和原文几乎都是对译。应该看到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3. 原文中的“之”,译文未译出是对的,因为这个“之”,是句中助词,译不出也不需要译。

 请看:

这种以常常用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

做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用的例子: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论语·子罕》)

唯恐缄滕扃之不固也。(《庄子·箧》)

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战国策·燕策》)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第459页)

 

希望看到您的更佳意见。

陈晓云2013.5.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