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人
标签:
娱乐 |
晏超:
被喊“森碟之母”很开心
◎从2013年10月开始,一股“爸爸”的旋风就从芒果台吹向四方撩动世界,《爸爸去哪儿》的两季节目带观众们认识了10位爸爸、11位萌娃。
◎在爆笑而富含温情的《爸爸去哪儿》背后,却凝结着整个团队100多名成员不眠不休的辛苦工作。在他们中间,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创造出了一大批搞笑又贴切的字幕,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神字幕组”。
◎本期芒果人采访了被称为“森碟之母”的《爸爸去哪儿》字幕组的晏超,听她讲述“神字幕”那些事儿。
文/《金鹰报》记者 刘双昀 图/ 受访者提供
挖掘节目笑点 进行二次包装
与《爸爸去哪儿》的其他大部分成员一样,晏超也是在《变形计》节目中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大学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的株洲妹子晏超在找工作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台湖南卫视。
2012年进入湖南卫视谢涤葵团队的晏超,在《变形计》栏目中经过了1年多的历练。对她来说,《变形计》是一个真正让人迅速成长起来的节目,不管是变形主人公还是参与录制的所有工作人员,每次的录制结束,都像经过了一次“变形”。
2013年,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项目正式启动,谢涤葵团队的成员们都分配到了各自的岗位。晏超作为字幕包装组的唯一成员与大家一起对韩国原版节目进行了一个多月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原版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作为已经播出了几季的节目,已经具有成熟的形态,拍摄、后期、任务的设置等都有熟悉的流程可以走。到了湖南卫视这里,如何将这档节目本土化、趣味化,得到观众们的喜欢,还真需要好好地下一番功课来研究。
结果,在2013年10月11日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一期节目中,字幕作为绝对的亮点笑傻了电视机前的观众:“风一样的女子”、“森碟”、王诗龄和天天放羊让羊“学会了直立行走”……
不少观众都觉得“爸爸”的字幕特别“潮”,其实这跟团队的风格有关,除了晏超是“80后”的尾巴,她带领的其余4位字幕组的成员都是“90后”,而且还是未出校门前来实习的大四学生,“字幕跟自己平时的语言习惯是一样的,自己怎么说话就怎么上。”这些极其生活化的字幕,对节目掩藏较深的笑点和感动做出了最大的挖掘。如果不是她们,试问Cindy只是简单跑个步,观众会发笑吗?
一切基于爱和正能量
在《爸爸去哪儿》第一期节目播出之前,大家并未想到要将字幕作为节目的重点去进行包装,更多的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而播出之后,晏超一手打造出来的字幕却意外走红网络。
对此,晏超也对记者说,如果单纯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设计字幕,观众们都不会被节目中的各种情绪所感染,甚至还会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正是因为她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节目中去,即使她并没有参与节目前期的录制,但她通过反复看素材,自行“脑补”其中的情节,才能够制作那么多的字幕惹得观众发笑,引发网络上的讨论热潮。
晏超还有另外一个称号令人津津乐道,那就是她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森碟之母”。第一期节目中田亮用带有重庆腔的英语喊自己的女儿田雨橙“Cindy”,体现到字幕上便成了“森碟”。“森碟”一出,也逗乐了田亮和妻子叶一茜,他们欣然地接受了女儿的新名字,甚至在微博上也用“森碟”来称呼女儿。
记者也问晏超,对网友们称自己为“森碟之母”,有什么感受。她不好意思地笑道:“哎呀,他们这么喊,叶一茜会很生气的。”自从“森碟之母”称号一出,晏超身边的同学朋友纷纷跟风,让她非常的受宠若惊。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字幕在节目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体现,尽管一个没结婚的小姑娘就被喊做“森碟之母”,但晏超仍旧为自己的字幕包装工作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喜爱而开心。
《爸爸去哪儿》两季的节目做下来,字幕包装由开始的晏超一个人发展成五个人的小团队,晏超自己也感觉幕后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出彩的情节都通过字幕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体现。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晏超从自己的孤军奋战到拥有了几个小伙伴一条心做好同一件事情,一切基于“爱”和“正能量”来制作节目,这样的节目又怎么不会吸引人来观看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