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栏

(2014-06-11 18:39:02)
标签:

情感

韩松落│专栏

赵又廷和他的父亲

赵又廷的各种头衔里,有一项是需要解说的——星二代。他的父亲,是台湾知名艺人赵树海。所以,当赵又廷和高圆圆恋爱、结婚的消息传出时,媒体总是会向赵树海求证,因为,他也是艺人,有发言的习惯,也对娱乐圈的恋情有心得。
赵树海生于1950年,他服兵役的时候,台湾民歌运动初起。赵树海就是以民歌手身份出道。1975年6月6日,杨弦、胡德夫与赵树海,在台北中山纪念堂举行“中国现代民歌之夜”演唱会,推出9首用余光中、徐志摩诗歌谱成的歌曲,台湾民歌运动自此开始。多年后,一份台湾高中生的历史试卷上,还有这样的题目:“有一张演唱会的海报上写着‘唱自己的歌’,演唱者有王梦麟、吴楚楚、赵树海……。请问,这场演唱会的主题是什么?”答案是A,民歌。 
 1980年,赵树海推出《惜时》专辑,但此时,民歌运动已经渐渐衰微,台湾唱片工业开始崛起,民歌时代的歌手陆续转型。赵树海凭借一档中视益智节目《大家一起来》,成功转型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此后二十年时间,他在华视、中视主持过多档节目,和凤飞飞、于美人、陶晶莹都有过合作。1988年,他凭借《大家一起来》获得第23届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他最成功的作品,其实是小儿子赵又廷。1984年,赵又廷出世,赵树海的角色,慢慢从知名艺人变成知名艺人的“赵爸爸”。他写过几本书,其中有童谣,有歌曲集,还有两本,分别是《听赵树海说的书——男女战争篇》和《听赵树海说的书——父子篇》,一本讲述他的两性相处心得,一本是两个儿子的成长记事。
 许多细节非常有趣。童年的赵又廷,已经是个情种,在女生中的人缘非常好,他的妈妈不放心,告诫他“不可以对每个女孩子都一样,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得到的回答是“可是不忍心拒绝”。后来再接到约会请求,他用自己的办法处理了,女孩喊他看电影,他没拒绝,但是叫了六个朋友一起去,七男一女,看一场电影。
赵树海并没计划让赵又廷成为艺人,但艺人的基因后来还是发生了作用,赵又廷凭借蔡岳勋的《痞子英雄》一举成名,然后是《艋舺》、《搜索》、《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烦恼随之而来,有段时间,盛传他们父子失和,又一段时间,有人认为父亲得到演出机会,是向儿子借光,赵又廷和高圆圆的恋情在2012年曝光,又传说他并不看好他们,他于是发布题为《赵树海见过懂事的准媳妇高圆圆》的博文,说明自己的态度。
他有新浪博客,博客上的文字非常简短,多半是人生感悟、育儿心得,以及情感感悟,间或记录昙花的开放过程,在玻璃杯里种植的胡萝卜如何发芽。偶尔也秀厨艺,赵又廷的粉丝,应该会喜欢看这些饭菜,一代型男,就是这样被喂大的。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代人青春的消逝,而在电影外,青春在消逝,也在更替,荣光也在起伏和再现,一代一代,就像赵树海和赵又廷。






莫小米│专栏

最初的坚持

车祸,一对夫妻当场昏迷,双双进了重症监护室。
男人醒来了,女人没醒来。
13天后,女人气管被切开,插上了胃管,医生告知男人:你妻子没用了,活不过来了,活过来也是个植物人。
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他跪下来,请医生再救救妻子,哪怕是植物人,他也接受。
三个月里,他拄着双拐陪护,病危通知十多次,最后一次,医生甚至让他准备后事。但奇迹般地,女人一次次挺了过来。
他忽然发现,妻子的腹部微微隆起。医生检查后也吃惊,女人腹中有个胎儿,4个月大了。
亦喜亦忧。难道自己还能做爸爸?
医生当头一瓢冷水,小孩肯定不能保,抢救过程中,用了那么多药,做了那么多仪器检查,辐射对小孩不好。况且女人随时有生命危险,已经没了生产的能力。
男人说,我们想试试,哪怕有一点点希望呢。
女人始终没有醒来,孩子却正常生长。
尽管危机重重,最后孩子平安降临了。5斤多的男孩,个头不大,哭声却异常响亮,似乎专为唤醒妈妈的使命而来。
男人把儿子抱到女人的床前:“孩子他妈,我们有儿子了!”
女人毫无反应,儿子就大哭,越哭越恸,怎么也劝不住,抱开方罢休。
如此一日数次,孩子在妈妈的病床边长大,学会说话,与爸爸一起喊妈妈。
女人的状态竟然有了变化,只要有孩子的声音,她的头就会微微转动。有一天,她的眼睛睁开了。又一天,她笑了。正好在儿子两岁时,她恢复了意识。
这是什么样的母子关系啊,每一天,他们彼此陪伴,相视而笑。儿子会把食物嚼烂,反哺到妈妈的嘴里。儿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好起来。
起初男人只是受不了妻子倏然而去,想挽住她的一条命,真的没敢奢望太多。没想到他还替她留住了儿子,没想到这个儿子还唤醒了妈妈,没想到他还会拥有幸福的三口之家。一系列的奇迹,只是来自最初的坚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家
后一篇:女一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