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动着的劳动者

(2014-04-30 08:50:57)
◎劳动,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词汇,也曾经是一个富含政治意味的词汇。抛开这些,简单地说,劳动就是“干活吃饭”,无非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而已。实际上,这种被定义为“具备一定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活动获得报酬”的行为,带着更丰富的个人体验色彩,也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学含义。
◎我们的话题不是要讨论劳动的哲学意味,而是找来了几个例子,通过他们,看看我们剧烈变化的社会中,劳动者自身体验的急剧变化,某职业在社会变迁中的起伏沉浮。通过这些,问问我们自己,你的劳动,仅仅是“为稻粱谋”,还是真的满足了你的精神需要。
文/《金鹰报》记者 王展  图/昵图网
劳动着的劳动者


空姐:还让人趋之若鹜吗?

2014年3月的一天,也是南航乘招募海选第6日,上午10时许,长沙市四方坪车站路口南航的招募现场,通过了面试、笔试、复试的女孩子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进入海选第四关——体检。空乘在如今还会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吗?为何一定要当空乘?这引发了很多人的深思。
“我这个月就参加了6场空乘招聘面试。”某大学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婷婷说。招聘现场,虽已是初冬时节,但应聘的姑娘们个个单衣薄裳,短袖衬衣、小包裙、高跟鞋,有半数以上甚至连丝袜都没穿,直接光着腿,大有豁出去的架势。
“这次应该有戏吧,如果不行,我下个月就去考别的航空公司,总之锲而不舍考到超龄就不考了。”婷婷说。从去年开始,她就辗转于全国各地“跑场”应聘空姐。“为何一定要当空姐?”面对这个问题,婷婷说:“我觉得这个职业各方面都好,高薪、高起点,还能周游世界,如果干得好,能到45岁退休,这辈子光鲜地养活自己没问题,总比当模特吃青春饭靠谱!”
知情人分析,如今招聘空姐大都采取“劳务工”的用工方式,与新招空姐签订5~10年的聘用合同,到期可不续聘,空姐不再是航空公司在编职工。工作稳定性和归属感下降,使得空姐一旦找到更好出路,就会立马辞职。他说,一家航空公司有近万名空姐空少,但真正有编制的可能不到千人,他们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而且不少还担任行政职务。
上世纪80年代末,民航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但高昂的机票价格让普通市民望而却步,而空姐也是万里挑一的天骄,虽然收入并不算高,津贴也不过百元,但却是身份的象征,让很多人向往。世纪之交,当城市小康水平的收入才2000元左右时,空姐们的收入都已迈过万元大关。
而近3年,赶上民航大发展,民营航空廉价进入市场,铁路大提速,公路体系日臻完善,机票价格开始大跳水,有时部分航线价格会低于火车票价,飞机不再是稀罕物,空姐也早就摘去了神秘的面纱。空姐空少看上去光鲜,但说穿了也还是个服务员,而且在高空工作非常辛苦。这几年空姐屡屡扩招,而且门槛较低,航空公司运营机制的完善,也会考虑人力成本。据了解,如今一位普通乘务员的收入在7000元左右,还要忍受高空高压高辐射对身体的挑战。而最近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长沙这样的城市月收入5400元算中等正常水平,而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月薪7000元根本不算高。




家政:越来越难请的“保姆”

家政,这个曾经被社会主流观点偏见的行业,曾给许多从事这个行业的劳动者带来不小的阴影:当保姆,伺候人,低人一等……但随着社会发展,家政行业越来越细化,各种专业家政人员也越来越难请了。
彭红利是长沙高端家政公司金领伟业的专职月嫂,她的工作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顾客提前很久预约,这名40岁的中年妇女,虽然孩子都已经17岁了,但她仍然显得靓丽而时髦,与传统意义上的“保姆”形象截然不同。
作为月嫂,她一般在雇主家工作1~2个月,而1个月她的收费是1~1.2万元,就这样,都排不开时间,最近两年,她经常是除了春节之外,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她说:“现在的金牌月嫂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训,像我,就专门脱产学习了半年多。”不是每一个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都能干好这份工作,彭红利有个习惯,她每到一户人家,从第一天开始,就坚持做笔记,记录下婴儿的点点滴滴,她有着与初生婴儿沟通的“神奇”能力。像彭红利这样的金牌月嫂,整个长沙,出名的也就是她和李薇。
与金牌月嫂相类似,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太多的“保姆难请”的牢骚。有一对年过30的夫妻,经济条件优越,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本来准备要生第二胎,但就是因为请不到合适的能长期带人的保姆,被迫打消了要第二胎的念头。记者还有位朋友,今年春节那7天,开出3000元包吃包住照顾两个孩子过年,也最终没有请到,合适的保姆。
家政服务人员难请,一方面是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人员不够,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就是家政服务支付的薪酬越来越高。工资的快速上涨也是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从需求端看,高流动性的80后进入生育高峰,“空巢婴儿”和“空巢老人”激增共同推高了家政服务需求。而在供应端,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中西部和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上涨,愿意当保姆的人越来越少了。近日,有家政服务平台发布了统计数据:“最近10年,家政行业中涨薪最快的工种工资涨幅高达600%。”
彭红利非常满足于自己的工作,这位曾经的下岗女工,不仅每年能为家庭带来10多万元的纯收入,而且她在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准确地说,我应该叫母婴保健师。”彭红利对自己的身份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





编剧:生存难度堪比民工?

“剧本荒”已经嚷嚷多年,北京人艺剧院还曾以10万元高价悬赏剧本,在电影投资“回暖”、电视频道快速增加的形势下,剧本的需求量正在巨增。然而迄今为止,好剧本仍然是制片人最头痛的事。好剧本为何难以诞生?有业内人士透露,编剧的生存过于艰难是最重要的原因。
曾写出《大明王朝》等热播剧的编剧胡强说,现在他交剧本时,一般都拿着笔记本电脑,要求制片人一手交钱一手取剧本。如果对方提出留下剧本看看,他就会立刻关上电脑走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现在有些编剧交了剧本却拿不到稿酬或是剧本内容被盗用,然后通知你剧本没通过。他还举了个例子:去年,有投资商找他,要他写一部反映长沙抗战的剧本,创作大半年,分镜头剧本已经写到了14集,但由于投资商融资出现问题,剧拍不成了,胡强的前期工作也完全打了水漂。
前不久,有位热爱文学的老板,写了个电影剧本,虽然自己有钱投拍,但剧本审查几次未能过关,只好找专业编剧加工。一位年轻编剧接手后,几乎重写了剧本。事后这位老板以修改不满意拒付稿酬。不久,该编剧就发现自己没通过的重写剧本,被拍成电视电影。这位编剧说,现在的编剧就是民工,所有民工面临的拖欠工资、被剥削劳动等问题他们都能遇到。
还有一种状况,一部分知名编剧,以编剧工作室的名义,招揽几个年轻、不出名的编剧,他接活,然后分解成流水线任务派给年轻编剧,自己只负责统筹。剧本出品,挂的是知名编剧的名,每集大约能拿到6~10万元,而具体写作的年轻编剧,能拿到1至2万元一集,就还算大编剧厚道了。
2011年,影片《我知女人心》编剧田博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完成该片从大纲到剧本的三稿,但制片方拒付全额稿酬,还剥夺了他的署名权。此类的官司,田博不是第一起,也不是最后一起。近年来,编剧讨要薪酬无果的情况屡见不鲜,除了少数通过打官司成功要到报酬之外,很多编剧都在资金实力雄厚的投资方面前碰壁而返。很多编剧感言:“我们黑白颠倒,日夜无休地工作,可生存环境甚至比民工还苦。”






■微观点

愉快地劳动
有些似乎风光无限的职业,从业者却叫苦不迭——比如空姐、编剧、护士、酒楼经理等;有些看起来不怎么光彩甚至不怎么靠谱的职业,却有着内在的风光——比如月嫂、高级技工、职业游戏玩家、试睡师等。时代的变化,影响着劳动者的社会属性变化。
正视自己的职业,把劳动当成自我满足的愉悦需求,不是课本上生硬的说教,而是人类最高意义的追求。不管干什么,都有苦有甜,唯有坚守,唯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才是劳动者劳动着的价值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会客厅
后一篇:生活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