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家

(2014-03-19 22:19:52)
金迪
诗海掘金人
生活家

金迪,本名张群利,故乡湖南常德桃源。一个终生喜欢写诗的人;一个曾经扛枪卫国的人;一个爱音乐爱搏击爱思考爱坚韧的人;一个开采黄金二十一载同时孜孜不倦淘洗生命的人。现为《诗品》诗刊出品人、社长、主编 ;金迪诗歌奖创办人。





文/《金鹰报》记者 詹镓箐
◎如果时光是作者,它便在金迪身上写下了千回百转,洒满了人生百味:参军扛枪、办企业、挖金矿、学声乐、写诗歌、出刊物、创奖项……
◎如果金迪是作者,从他的眼睛望过去,万般风情皆可吟唱:对父亲的怀念,对母亲的关爱,对妻女深情的眷念。他的性灵,足以懂得阳光雨露,星辰梦寐。
◎踏光阴而行,金迪的故事,无需杜撰,不必虚构,他的人生就是一部不可复制的传奇。



【忆】
生命之美,我恨不得长出无数双眼睛
2013年4月份,金迪用9天时间,一气呵成写成了他的第一部长诗《桃花源》,全诗共12章节。50年前,他就降生在这里——常德桃源一个小村庄。
他的老家叫高湖村,在沅江边,是水乡。从出生起,金迪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寸步不离,从家门走出,三米是水、五米是水、一百米是水、一千米还是水,纵横交错,犹如棋盘。金迪说,尤其是春天,如果拿个篓子,任何地方都能捕到鱼。
家乡的风光,明山秀水,酝酿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灵动美。无可怀疑,童年的画面与经历给了金迪灵性的激发和灵感的源泉。小学四年级开始,他便着手写诗。一袖风一激流,都有道不尽的欢喜与情长。闲暇时,他观察蚂蚁从小穴中鱼贯而出,看村民们踩着水车把小溪里的水浇灌到田里,也会跟着唱民间的夯歌,独自到沅江边眺望无数风帆来回摇曳交错前行,恰恰这种速度可以让他观察很久。说起童年家乡田园牧歌式的珍贵回忆,金迪认为这就是诗意生活,给了他心灵极大满足感,“生命需要这些”。
如今,这如画江南,静美的桃源村庄,房子翻了新,道路四通八达。村庄在几十年的变迁中,移了景,换了颜。但这幅曾经在大地上铺陈开来的绝美画卷,却是他永恒的眷恋,甚至现在金迪还经常梦见童年的景象。他说,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梦中还出现了连片的木房,以及鸡鸣狗吠…… 
这样的环境,让金迪从小到大阳光、坚毅和自信。他写过一篇文章叫《秒杀烦恼》,他说人生本没有太多的事情值得烦恼,当生活中有哪怕轻微的不快来袭后,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化解。一旦清空,也就变成了生长快乐的领地。小时候,金迪的好胜心就很强,身体棒、成绩好,处处敢为人先。“走在别人前头,就一定要有阳光的心态,如果总是忧郁、迷茫、不安,那么作为一个孩子王就不可能把其他小朋友带到一个明媚的地方去。”后来,金迪去了部队,这样的特质便更加突显,“部队里,连长、排长都很喜欢我,就跟我开玩笑说:怎么样,给你当个副班长?我说:对不起,报告首长,要么就做班长,我不做副的。”金迪说,不喜欢做副手,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从小就这样。“我喜欢当一个范围内的领头羊。”
虎兔——这是金迪给自己描述的自画像!既有老虎不可挑战的自尊,又有兔子的敏锐细腻。但这并不代表金迪的生活中没有不安、迷茫和痛苦,这些生命的基本元素,无法逃避,只是由于信仰、追求和强烈的性格特质,掩盖了这些东西,所以几十年的人生道路走来,金迪始终保持着良好心态 :阳光,坚韧,温暖,深情,正直,善良。他爱这些如金子般的品质,甚至于连这笔名,亦脱胎于“金子的启迪”。

【迹】
反差,能文能武百炼人生
金迪的好友、诗人老巢说:“在金迪的名片上,他给自己标出了三个身份:军人、诗人、淘金者。”实际上,翻开他的履历,深深浅浅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远非这三重身份所能道尽。
高中毕业以后,金迪先当建筑工人,再当三年教师;十八九岁跨入军营,并通过自修获取了几个大学文凭 ;接着金迪退伍进工厂做秘书,搞保卫,做团委书记;进特勤出生入死,打击黑帮;潜心学习,涉足经营;进政府部门创办企业,开辟一片天地;他还从事过娱乐、装璜业,创办过旅游公司,兼并过建筑陶瓷厂,生产过品牌纯净水;在贵州,投资上亿的金矿二十余年;甚至在泰国曼谷,也挺立过自信,放飞过希望。
在这种种的经历中,峥嵘的军旅岁月和掘金时代让他永生难忘。1981年,金迪接到入伍通知书,除正常训练外,他还坚持在腿上绑着沙袋跑5公里,做500下俯卧撑,打1000拳沙袋,1000掌千层纸。第三年,就成为支队警通排的代理排长。回忆起198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金迪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他是班长,老兵走了,新兵未补上,中队人手少,任务重。一个冰天雪地的夜晚,他连续站了6个小时岗,就在这时,接到犯人逃跑的报告,一名战士去报告队长,而他只身背着冲锋枪去追逃犯。天寒地冻,道路崎岖,坝上无一行人,他追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看到了逃犯的背影,金迪鸣枪警告,逃犯不但不听,反而跑得更快。他捧把雪擦把脸,加快了脚步,就这样,两人长跑比赛似的跑了25公里,最后逃犯跑不动了,被他生擒。
还是那一年,他在中队三次因射击成绩优异受嘉奖,获“投弹能手”称号,10公里越野赛第一名,“爱我中华读书竞赛”第一名。后在支队比武中,获越野、投弹、越障碍、拳术、军体五项第一名。参加“警营文艺演”,他又获独唱一等奖。年底,总队长来中队检查工作时,听指导员介绍了金迪的情况,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干,能文能武,在部队是人才,回地方人家抢着要哩。”
后来,金迪去了云贵高原的偏僻小城,开启了他的掘金时代,他说在所有的矿产中,唯金子的品质是他一生的追求。刚开始,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连续开采了五年零十一个月无金的金洞,直到挺进到第六年才使得无丝毫效益的金矿起死回生,中间他还率领亲人和朋友将几百个包围矿山的村民劝走。
获得良好效益后,局势也随之稳定,矿里工人热情高涨,效果相当好,有时一个小时就可产出几千克黄金,金迪主动照章纳税,并将产值的20%用于环境治理与保护。关于这段历史,饱含了太多的汗水、泪水、希望与失望,也让金迪明白了,“上帝不是一个平庸低能的施舍家,而是最严厉最残酷的裁判长!”

【眷】
女儿,一万首诗歌做遗产
金迪经常将挚爱的女儿、至亲的家人麾于笔下,而“女儿”出现的频率最高。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几乎所有的身体语言,金迪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甚至女儿无意间在键盘上敲打出的一些字都能引发他的一番情思。金迪说,他要用今生的全部灵魂,书写一万首诗歌,作为最崇高最神圣的遗产交给女儿。
采访时,女儿也跟着父亲来了,活泼好动,尤其懂事。会主动喊人、主动斟茶,小小的手拿着大大的茶壶,晃了两下,平稳地将茶杯倒满。她才五岁而已。
五年前,女儿的降临成为了金迪生活的中心。半岁那天,她叫了爸爸;一岁时,她感叹地跟爸爸说:我怎么老是摔跤哦;两岁时,她发脾气,跟父母说:爸妈你们不要理我,我现在不高兴,让我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想通了我会来找你们的;三岁时,她说要成为孝敬天下的好孩子;四岁了,她将自己和爸爸的脑袋靠拢,说那就是永远。金迪说,“女儿从小就会讲出很多让人惊讶的话。”现在,她五岁,每天也时不时会冒出几句看起来很成人的话。比如,她会很郑重地告诉金迪:爸爸,你不要老是上网,不要因为上网而破坏了我们幸福的家庭。爸爸,你有一个坏毛病,太爱在外面吃饭了,电视里说,外面的饭有很多细菌,对身体不好,还是多在家里吃饭吧!
金迪对女儿格外耐心,满眼透着慈爱与写不尽的柔情。我问他希望女儿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笑了笑说:要求不高,只希望她在具备善良这个前提下,快乐而有品质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金迪从不强迫女儿做她不愿意的事,他认为孩子应该让其自由地生长,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
女儿遗传了他,独立、懂事、聪慧;也遗传了他们整个家族的善良。“我的整个家族近200人,从祖辈下来,心性都很善良,我曾写过一句话,善良是一切美好的源泉。”同样在五岁,女儿这个年纪,金迪就可以做全家人的饭,不论冬夏,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把家里的饭做好,自己吃一点,然后上学,中饭在学校,晚上放学后依旧做全家人的饭。
那时环境那时人,造就了金迪刚毅的性格,他的人生有大开大阖,大起大落,但他透露出来的却总是温润自如。

【恋】
诗歌,一生的信仰
金迪开始写诗时,是十岁。谁也无法想象,当诗歌这种语言进驻到一个十岁男孩的心灵时,他的人生将闪烁出怎样的光芒。几十年来,金迪在任何时候都从未放弃过写诗这样一种生活方式,飞机上、动车上,或者在某个宾馆,甚至矿山,都留下了他的诗迹。
而“金迪”这个笔名,是伴随着岳阳市青年诗歌协会一起诞生的。一晃几十年,那时,金迪是一个活跃分子,有时诗作刚刚脱稿,深夜也要骑着自行车从远郊赶去和朋友们一起品味,哪怕是得到一点点赞许,脸上也会洋溢出无法言语的得意。那个时候,他常有佳作发表,获取的奖项也是一个接一个。经过几年的磨砺,金迪已是当时岳阳诗坛的一匹黑马,而正是这时,金迪的名字却突然从报刊上消失了,朋友们都为之痛心和惋惜。很多年后,当他捧着几本诗歌剪辑本,几本正式出版的诗集和近些年未拿出来发表的上千首诗作站在朋友面前时,他们才知道,金迪在商界搏击的同时还深爱着诗、深爱着艺术。
2013年伊始,金迪有一惊人之举横空出世——为繁荣当代华语诗坛,在长沙启动了首届“金迪诗歌奖”,全部奖项高达25万元,另外还创办了《诗品》。“这些年,我办企业,东奔西忙,背井离乡,但故乡始终在我心上。所以尽管北京与贵阳的铁哥诗友邀我合作办刊时,我还是回到了故乡湖南,回到长沙创办了《诗品》,创立了‘金迪诗歌奖’。”
在设立“金迪诗歌奖”之前,金迪做了长达8年的思考准备期。“诗无定论,文无第一。不管你的奖项设置得多么科学与滴水不漏,都不可能让所有诗人满意。所以我尽可能让奖项的覆盖面宽一点,获奖诗人多一点,让更多诗人感觉到金迪诗歌奖有一种家的温暖,大家以文字和诗歌相遇,就是一种天缘,一种温度,而若能将诗歌的温度传递得更宽更广,作为金迪诗歌奖的创立者,我将此视为荣耀与愿景。”
就是这种爱,对诗歌刻骨铭心的爱,对生活饱满激越的爱,对生命无与伦比的爱,让金迪无所畏惧,多年来的风雨征程,让他明白,“上帝决不会将一把万能的金钥匙交给某一个人,让你打开的每一天都充满欢歌笑语,让你的一生都被鲜花簇拥都被醇酒迷醉。想得到的多就必须付出的多,想站得高就必须爬得快,这是真理。”
转眼冬去春来,时光弹指,金迪已是天命之年。在世间绕了千千结,没想到,最后却被清风明月满天星辰亲情爱恋,轻而易举地打开了。经过时光的磨砺,这每一寸过往,已如金子般,融入金迪的血液,无论怎么流淌,都将一路光明。



生活家



【记者手记】


硬汉子的柔情

采访金迪之前,我一再地督促自己,一定要多了解其人,多读点他的诗歌,多备留些问题。我担心自己的水平不够而囧态百出,担心自己在这样一位经历了人生百炼而淡然自若的诗人面前,军人面前,企业家面前不够聪慧、机智和沉稳。
了解他的途径,是他的博客,那个如浩瀚海洋的诗歌领地。诗歌是他的一支妙笔,笔下记录的才是他真实而令人惊讶、叹服和钦佩的漫漫人生。我多次确定自己不是在了解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多次来回地翻滚屏幕,感慨万千。我感慨一位获得搏击冠军的人,竟然也会有如此充沛的大脑;我感慨挖金矿的人,居然还能向内求心,开采黄金高贵的品质甚于价值;我感慨在一个人人求稳定的时代,还有人能扛得起如此颠簸,并力争最好;我感慨硬汉子的细腻,感慨真男人的柔情!
采访时,我并没有最先见到金迪,而是他的爱人、女儿、《诗品》主编等一队人马先出现在我面前,我讶然。一边调整状态,一边想着万一采访变成五六个人在场,我要如何才不被带着走。当然,我是多虑了,采访顺利而愉快。金迪老师是一位涵养、品性和学识都极为突出的人;他那活泼可爱的女儿为我们斟茶,还表演模特儿步,真是让人疼爱又欢喜;他的爱人很有气质,待人也极为客气。一个下午,悄悄流过。于时光,已逝;于我,永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