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HOBBIT

(2014-03-19 22:17:49)
文/《金鹰报》记者 王展
  一部作品也许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或者是很多人的一生——这不是说着玩的——比如《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小说,比如《悲怆》、《命运》这样的音乐,比如《渴望》、《霍元甲》这样的电视剧,比如《阿甘正传》、《少林寺》这样的电影。
      我们生存和生活的这个世界,真实到让我们匪夷所思,今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影片《白日焰火》的导演刁亦男说过这样一句话:“别人以为我拍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但其实我连真实的十分之一都没做到,许多完全真实的事件之荒诞让你不可思议。”
  我们这期的话题,聊一聊一部完全虚构的魔幻电影,改编自托尔金的同名小说《霍比特人(The Hobbit)》。作为小说,它在中国的传阅度不高;作为电影,它出现的时间太短——第一部不过一年,第二部刚刚下档,第三部还未公映。对中国人而言,身为一名电影观众的体验比作为一名小说读者的体验要直观和普及得多。当然,作为一家城市生活周报的话题版,我们要聊的肯定不会是这部电影的影评,而是一些与文化与人生有关的内容,这不是在刻意玩深刻,而是这部完全虚构的、“荒诞的”、魔幻的作品,某些时候比我们接触的生活更为真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善良、纯洁、有勇气、懂得爱的霍比特人,或者说,我们都是自己的霍比特人。




纯真是最美好的事
讲述人:王润,33岁,媒体从业者

两部《霍比特人》我都是和妻子一起在河西的一家电影院看的,我们不能算托尔金迷,也不能算《魔戒》迷,我们应该说是电影迷。结婚4年,我们每周都会一起去看一场电影,《霍比特人》只是我们爱看的电影之一。
看第一部《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趣事。正当电影放到矮人们喝多了酒,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酣睡的时候,电影院的音轨突然发生了故障,没有声音传出。而此时,一位观众正在座位上呼呼大睡,呼噜声完美地接上了电影里矮人们突然中断的呼噜声,我妻子因为这件莫名其妙的事高兴了整整一个星期。看第二部《史矛革之战》的时候,再次听到矮人的呼噜声,她立马站起来,满电影院寻找打呼噜的观众。
我妻子不算很漂亮,有时候还有点懒,很多朋友评价她“傻傻的”。很难得遇到这样的“奇葩”:她会在自己3岁的儿子面前撒娇,会和儿子一起玩乌龟爬的游戏,会和儿子抢东西吃,打雷的时候会让儿子抱着,说自己害怕。她从来没给儿子洗过澡、洗过衣服,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总是需要关注和宠爱。
或许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见识过了太多的世故、虚伪、尔虞我诈,我也算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在外面,我戴着不同的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我的家,就是我的夏尔国。虽然没有那么美丽的田园风景,但家里有两个“孩子”:儿子有着与生俱来的纯真,妻子有着没被污染的天性,我们常常一家人窝在家里,哪里都不去,就看看电视里放的动物节目。
这个世界不见得比托尔金的中土世界简单,我只需要这个世界里,还有夏尔国的存在,哪怕仅仅是3个人的空间,这样的纯真,才是最美好的事。




打败心中的史矛革
讲述人:张望,45岁,私营业主

“自私、贪婪、冷酷、狡诈……是一个人人性中最负面同时却也是最难以摒弃的部分,就像《霍比特人》中那条名叫史矛革的喷火巨龙。要打败它,不仅要集中霍比特人的善良、矮人的热情、人类的勇气,还要有巨大的牺牲精神。”
这是我看完《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后留在微信上的一句感慨。大学没毕业,我就开始创业,迄今为止的20多年,用朋友们的话说,比任何电影和小说都精彩。或许,生活就是一名有着最高技艺的导演,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扮演了最鲜活的戏剧。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医药公司当医药代表,那也是我积累第一桶金的时候,2年多的时间,我从一名普通的医药代表,做到了一家跨国医疗企业的中国区副总,中国大陆过半的进口心脏搭桥支架由我引进。当在上世纪90年代就赚到几百万的时候,我是很牛的,我辞掉了医药代表的工作,回到长沙开始创业,我是最早一批在解放路开酒吧、最早一批在长沙建民营游泳馆的。2000年的时候,由于事业遇到不可抗拒的外力影响,我终止了事业,前往新西兰定居,后来移居加拿大,2004年的时候再次以一家加拿大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身份回国。之后的10年,我经历了辞职、结婚、开会所、办白酒企业、开餐厅、离婚、破产、再办企业、再婚等等事情,但我一直都在。朋友们都形容我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之所以在看完电影后有那样的感悟,完全来自我的生活。我曾经被“朋友”带去澳门,染上赌博恶习,曾经有过一晚上输20万美元的经历,那种对金钱的贪婪曾占据我整个的头脑。然而我战胜了这种恶习,因为我不能让贪婪把自己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我也曾经动念杀人,那是在看到前妻和她的领导有不正当关系之后,但我没有走上犯罪之路,因为我不想让嫉妒和仇恨蒙蔽我的双眼和大脑,我选择了离婚,除了儿子的抚养权归我,我在长沙的4套房产、2部豪车都归了她。宽容,换来的是我们现在还能以朋友相处,能共同对儿子的未来负责。
每个人的生活历程中,都会有“史矛革”不时地出现,被它打败,你就没有资格继续前行,只有打败它,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勇士。






冒险,因为爱和担当
讲述人:杨庭建,41岁,公务员

看完两部《霍比特人》,也许很多观众都为里面的冒险情节而激动,但对我来说,却是一次无法形容的心路回顾。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的冒险之路,我认为是一次心灵之旅,从一开始的出于好奇,到后来,则是由于对朋友的忠诚、对朋友和家人的爱才支撑他走完的。
很多人或许把去野外徒步、开越野车去荒无人烟的地方称为冒险,但我的冒险却不一样。1991年,出生在湖南邵阳隆回大山深处的我,默默地撕掉了一家大专院校的入学通知书,只身前往完全陌生的深圳,去寻找一份完全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工作。我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大妹妹进高一,小妹妹上初三,贫困的家庭完全不可能承担3个孩子的学业负担。身为男人,我必须挺身而出。
事过多年,我不太愿意回忆1991年夏天到1993年夏天这两年间的一些事,当然,我吃了许多的苦,也曾经有过180斤的货物包把瘦小的我压趴下的痛。那时候的我,心里只有两个念头:一是要赚足够多的钱;一是不能丢掉我心爱的书。我玩了命赚钱,做搬运工,做“蜘蛛人”清洗高层建筑外墙,做销售,一天打3份工,吃最简单的食物,睡最便宜的窝棚。我规定自己每天不能花超过10元,而且必须读两个小时的书。
两年的时间,我赚了1.8万多元钱,1993年6月,我回到老家,在一个补习班冲刺了一个月之后,我走进了高考的考场,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1个多月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因为当时报考师范类大学,国家每个月有56元左右的补贴)。我把几乎所有的钱都留在了家里,来到了长沙,从此不仅自己,家人们也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我的冒险,或许更多的是迫不得已,但多年后我渐渐明白,这是一种担当、一种爱。因为我爱我的父母,所以不愿意他们承担超出他们能力的负担;因为我爱妹妹们,所以我想让她们能继续学习;更因为我爱自己,所以我不认为那段岁月是苦难,而是我磨砺自己、更好地学习的一段宝贵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影视圈
后一篇:生活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