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ar

标签:
杂谈 |
孙璞 做个一笔一划的人
孙璞,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主持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本科学习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广播电视艺术专业影视研究方向。主持过《城市速递》、《危急时刻》、《直播吉林》、《警钟119》、《738早新闻》等节目。
文*《金鹰报》记者
王薇
孙璞,一个从父亲那里学到乐观的世家子弟,一个阅读强迫症患者,一个刚硕士毕业的80后新闻主播,一个时而静寂无声,时而又激昂愤懑的东北大小伙儿。
他说:每个人都在一个个圈子里自得其乐,都在圈子里搏命挣扎,圈子是个诡秘的存在,庞如星系,微若一枝蜡烛照亮的地方。他说:舍不得放弃的东西是希望。他说:伪装的特点就是笑的诡谲,萌的不安。他问:没有日月星辰的一天,大家是靠什么运转在各自的轨迹里?在这位80后新闻主播清晰且真挚的双眼中,我丈量到自己这几年作为新闻记者的真实。
这个就是孙璞教会我的,执着于自己的执着,我们都有到达彼岸的可能,我们都没有理由轻易说放弃。
相比诗人,我更愿意自己是朵格桑花
有时候,采访同龄人是件很费劲的事儿,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记忆,会常常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去评价和引导对方。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而脱离了采访对象,将他的特性变成共性。
我将自己的困扰告诉孙璞,他很快回答完全不会,因为他的世界是从《上下五千年》开始,一路走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至今未曾偏航。似乎在所有人眼中,他的生活应该用按部就班这词来形容,酷爱阅读,爱思考,目标明确,有新闻理想,无任何不良嗜好。我们的聊天一度冷场,他笑着问我,我这样的生活,挺无聊的吧?我没有答话。“用司机张师傅的话说,我们还有5分钟光景就要到达目的地甘肃武威,张师傅一路上话不多,但尽是些精致的用词。比如光景,让苍梧的感受不到时间的旅程多了点诗意。”因为我此时正好看到他微博的这段话。突然有种直抵内心的感动,我们总是跑得太快,忽略了一些人,一些话,一些词。而孙璞却将这些生活中的小美好串成链,忽闪忽闪挂在每一位来他微博的朋友眼里。
我说他是个诗人,他说自己做不到,只是一个国家真的很需要一些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诗人是自由的,也最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小学时期的孙璞,敏感,甚至有些自闭。这一切他归结于自己的早熟,懂事后发现很多东西远不是自己所想,一瞬间觉得被全世界抛弃。后来,爸爸的乐观影响了他,那时,他学会了自救。
在他最喜欢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他说自己不是强者更不是圣者,只是期望能如格桑花般,坚守自己的心,在自己有限的领域维护人生这趟列车上的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尊严和幸福。这正是孙璞做《新闻当事人》主播的意义。
所有舍不得放弃的,都叫希望
2011年底,还在念硕士的孙璞来到湖南卫视,签下《新闻当事人》主播之约。并没有太多支持的声音,他的到来很平静,一如他这些年的生活。这一年,父母双双来到长沙,陪着儿子过了一个只有半天相聚时间的春节。“有时真要质问自己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是不是亏欠了他们太多,总安慰自己总会有机会补偿的。”这个几乎是所有80后的殇。所以孙璞喜欢收藏一些旧的东西,新鞋子买回来总要自己先踩两脚直到不像是一双新鞋了,才欢天喜地地穿着出门。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东西,一个不落全部收藏着。他笑着说,他那儿的收藏品恐怕是80后最完整的回忆了。仅仅只是因为想有回忆,或者是恋旧么?他认真地想了很久:“有回忆,才有故事,有了故事才舍不得放弃,所有舍不得放弃的,都叫希望。有希望了,梦想也会清晰起来。”
还原新闻背后的真实,关注大时代中的个体命运,是《新闻当事人》的宗旨。这份工作于孙璞而言,是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正如他所说:新闻于自己而言,就是多了一双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更加要坚持最真实的自己,做个一笔一划的人。我想,这个就是最真实的孙璞,我们这篇稿子的新闻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