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离我们有多远?
(2011-03-11 10:10:29)
标签:
杂谈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有人说他是圣人,有人说他是凡人,有人说他是仁爱之师……
孔子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我们走到长沙街头,请老百姓谈自己心中的孔子。
一路走来,我们发现,孔子离我们并不远。
文*《金鹰报》记者 罗希
丁伟
会计
孔子是个伟大的人,我最赞同的是他所提倡的孝道。但他对于一些关系的约束我不赞同,在我看来,父子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总的来说,他的观点优点大于缺点。
朱元勋
律师
孔子是个大儒学家,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保卫孔子是很有必要的,保卫孔子只是现象,保卫我们儒家文化才是本质。
吴维
工程师
孔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都被压埋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了,社会的竞争使活着的人越来越现实,早就丢掉了一些东西,丢的其实是中华文化的传统。
罗丝丝
中学生
孔子是个博学多才的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从记录他言语的《论语》中学习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比如说“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不耻下问”等等。
吴振
销售经理
孔子没那么神,他就是个学者。他的思想也不能完全提倡,比如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是不能提倡的。孔子算过得很好的,他要是个农民,你让他折腾看看。
郭志恒
银行职员
孔子是个有责任感的教书人,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现在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于时下的社会形态和现状,发扬孔孟之道是很有必要的。
龚晓庆
财务人员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如果他的思想没有闪光点,大家怎么会去传播呢?我觉得孔子是一个标杆,如果人人都像他那么有悟性,那现在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西方的“孔子热”
美国1980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曾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被推举为十大思想家之首。据统计,《论语》在全球最重要的十部名著中,被翻译的语种数量居第二位。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已经有多达320个孔子学院在96个国家建立起来。
1582年,利玛窦来华。据清人张尔岐《蒿庵闲话》记载:玛窦初至广,下舶,首袒肩,人以为西僧,引至佛寺,摇首不肯拜,译言我儒也。遂僦馆延师读儒书,未一二年,四书五经皆通大义,乃入朝京师。利玛窦还在中国儒生瞿太素的建议下,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1594年,利玛窦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被译成西方文字。
在18世纪的法国,中国受到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重视,人们争相了解和谈论中国、研究中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思想十分推崇,他慨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这真是大不幸。”在《哲学辞典》中,他列举了孔子的七句格言,然后写道:“东方找到一位智者……他在公元前六百余年便教导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表示“对于这位东方圣人极为景仰”,并经常称引孔子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保卫孔子”志愿者活动召集令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保卫孔子”就是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弘扬传统文化,《金鹰报》特发布“保卫孔子”志愿者活动召集令,愿意加入活动的志愿者可登陆金鹰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yingbao168,或登陆《金鹰报》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1867303700进行报名,留下您对孔子的一份敬意。
金鹰报社
2011年3月11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