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灭奥派(徐斌)

(2011-07-11 18:55:24)
标签:

奥地利学派

政府投资

财经

戏谬

分类: 林道诺贝尔经济学奖笔记

http://xubinism.blog.163.com/blog/static/10586078120116503353993

作者:徐斌

注:奥地利学派一直是一个非主流的经济学派,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意思,虽然我不同意其中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天没有灭奥派”,一个research program的兴衰,也是有周期性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奥派又会兴起呢)

http://www.nbweekly.com/UserFiles/fckfiles/2007/08/17/4632042b3c6a4c57815e0ca54336961b.jpg

上面这位先生其实非常无趣,相信我,如果能绕过去,这人著作我压根不会去碰,但很遗憾,对于思考自由和繁荣的人而言,这位无趣的老先生,是谁都无法绕过的……

前一阵子提及2009年积极财政的公共工程,实际吻合奥地利学派的路数,不少同学觉得这完全胡说八道。哎,奥地利学派之道,其不传,也久矣。有兴趣的同学,不妨翻翻奥派经典著作,除了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对当年美国积极财政公共工程冷嘲热讽之外,其他奥派大佬,譬如哈耶克或者米赛斯,在著作中曾明确反对过政府搞基建吗?

弗里德曼在其《自由选择》里面说政府搞基建,将本来私人投资效益更高的项目资本给挤占了,因为社会总资本就那么点,你政府多搞一块,那么私人投资就少了一块,如果那个项目投资真有效益,最终还是私人搞更有效率些——这话都是黑板经济学范畴

 

以我的视野所及,现代奥地利学派有三次原创思想大贡献,一次是米赛斯和兰格的论战,米赛斯雄辩证明私有产权和市场价格密不可分,以公有制基础上价格体系不可能真正形成,由于缺乏真正价格信号的指引,苏联的计划经济必将崩盘——七十年后此断言得到验证。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今天的中国,人们还在为火车票以及人民币汇率是否合理问题纠缠不休,从来没有想过现有体制下,怎么可能会出现真正的市场价格。

 http://img.ph.126.net/umxt8KGdM-pAOpHJP8klGg==/3879006654050386512.jpg

不要想当然认为规则就是法律,事实上,决定我们行为的大部分规则,都是宗教和传统价值观……

第二次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原理。即在清晰的游戏规则下,会有无数个体出来竞争,最终形成整体的繁荣和个人的自由。规则、自由和竞争是三位一体的东西,不可分割。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经济现象的归纳,也是人类社会各类活动的总结。由于规则明晰,个体单位充满活力的自由竞争,使得整个社会发展前景,谁都无法预测。毫不夸张的说,哈耶克是最早洞悉混沌思想的经济学家。

 

第三次是哈耶克的知识论思想。在他看来,价格不过是市场买卖双方的知识咨询的反应,而整个人类社会活动需要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零散分散的,都是不可言传的,是稍纵即逝的。譬如农民张三的几亩地,到底是种小麦还是玉米,只有张三自己知道,乡长就是博士学位,也不可能比张三更清楚;你从农学院毕业后当然知道怎么插秧施肥,但真正到田间地头干活,你发现还是不比张三能干——很多农活都是多年经验积累,书本上学不到的;而且种田的很多判断和决策,都是因时因地制宜,譬如这次怎么和邻居合伙使用农具,下次怎么和村委会商谈如何小额农业信贷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当时张三必须钻研弄懂,就算一年之后这些知识和经验一点价值都没有,张三还是要弄明白,因为这影响到他当年的收益。

 http://gocn.southcn.com/qw2index/2006lnwh/2006hqwh/2006hqwhtpfb/200707030069_45595.jpg

谁能想到,在19世纪末期,美国铁路公司差不多已经被国有化,主张市场化的自由派知识份子估计无语了……

当一个社会组织一项大型工程的时候,谁具备以上那些知识?通常是政府。那些主张市场包干基建工程的人不明白,只有在这个社会确实存在有这种能力的公司的时候,差不多才可能让其放手包办。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障效果令人满意。譬如要想富,先修路,当年美国政府为刺激铁路公司多修铁路以发展各地区经济,便出台法令规定铁路沿线若干公里土地,都是铁路公司的,结果呢,铁路公司为多占点土地,便将铁路修得弯弯绕绕的犹如九曲十八弯……

 

难道美国政府不能直接搞出一个规划来,公开招标么?对不起,当时的美国政府没有铁道部,无论是资金、人员都没办法干这个活。21世纪中国,托学习三个代表的福,不仅铁道部,差不多这么说,社会的精英人才和资金都集中在体制内,要盖高铁,不好意思,用不着铁路公司啥的,刘志军带队,政府部委卷起袖子直接开工干了。

 

有人质疑这工程劳民伤财,好比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未见其利先见其弊。坦率说,这么深奥的思想,我不懂,我只看见高铁沿线地区群起雀跃,各个搞开发区招商引资,地价房价蹭蹭上涨——这就是分散零碎的知识了,非当局者永远不知道究竟那块地要开发,如何去开发,但高铁沿线的各路人马不等中央出红头文件,各个都是门槛精。

 http://pic1.ooopic.com/uploadfilepic/sheying/2008-12-06/OOOPIC_xxl001_200812065e70ef606f3a287b.jpg

上面的工程,和今天的高铁一样充满争议,我敢说,当年要是不修长城,人们又会骂政府只吃饭拉屎不做事了……

有人质疑为何不能由民营公司干,非得要铁道部出马?或者地方政府出来搞基建?答案还是那句话,这是当今中国的既定条件,是路径依赖,好比现在美国航天飞机的引擎直径,是有千年之前古罗马的马屁股大小决定的道理一样。而且基建项目一般也确实由政府干,因为基建项目带来的好处,太大太多太不明朗,好比9年义务教育。这好处从财政税收体现得最明显,那么就财政直接投资算了。这又牵扯到哈耶克知识论了——整个社会不具备区分谁受益具体多少的资讯和知识,也就无法形成市场价格。新制度经济学称此为交易成本过高。其实都一个道理。

 

国产奥派,居然一个都看不出这其中道道儿,集体反对积极财政基建工程,也真是咄咄怪事……

 

奥地利经济学一直不是主流,主要是因为如果依照这个学说,全球各国政府都得缩水。但问题是老大们谁愿意牺牲手中权力?小弟们谁愿意集体下岗再就业?而那些装逼经济学者和胡说八道的分析师们,统统都得失业。你说说,谁喜欢这种纯属自宫的学说理论?

 http://img.ph.126.net/MwbOqJ4EnxcEnU98kl6R3Q==/3879006654050386568.jpg

坦率的说,上面的这位老先生,看看著作也就得了,要是真遇到,我是不会和他打交道的,很没劲的一个老先生……

奥派衰微,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为很多人都忽视了,那就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没人才,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如果是斯密来写,大概三张纸就够了。无论是米赛斯还是哈耶克,德语写作的人,其著作都硬得像花岗岩,啃得人脸色发青。话说我看过奥派著作后,至今都没有重读经典的胃口了。这种才情天分,半点勉强都不可得,你看看《庄子》吧,一部写哲学的,汪洋恣肆,绮丽诡异莫名,你再看看叔本华或者康德的原著,我的看是中译本,话说每次看到前几页后就睡着了。

 

话说凯瑟斯当年炒金炒银炒商品炒外汇,甚至被认为最早的对冲基金经理,其天才横溢之处,让人无不叹服。你再看看奥派大佬当年活得那叫一个郁闷劲,奥地利政府当年聘请米赛斯做央行老大,米赛斯居然据了,理由是——我不想和一家即将倒闭的银行扯上干系。拜托,你要是不提前预测到奥地利央行的窘态,谁请你做老大?您就不能沧海横流显出您的英雄本色?——米赛斯是书呆子不是英雄。

http://news.yntv.cn/category/10301/2008/11/20/images/10301_20081120_0.jpg 

相信我,上面的这位,在经济学理论原创思想,真的没法和奥派比,但这人是非常有趣的人,而且一生多姿多彩,精彩极了……

话说到当今中国,奥地利经济学也不是什么显学,也没有什么英雄豪杰,更没有了不得的天才,说到像哈耶克那般于学无所不窥的通才,更是提也休提。

 一般爱好者整天吹吹打打写点文章自娱自乐,既不能市场发财,又不能生花妙笔普度众生,甚至冒出些乞食打拱的叫花子!区区在下,在自家花园固然心雄万夫,牛逼哄哄震天响,但出了家门在真实世界里,不过是卖文求生的老混混儿,朝中权贵稍有不满,立即涕泪齐流打躬作揖做检讨以保住饭碗,惨啊,同志们啊……

 

天灭奥派

现如今国内的奥派人物,基本都是丐帮子弟,要不就是街头混混儿,此类也想引领风潮,那真是天下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了……

http://image.xinmin.cn/2009/09/01/2009090113532705033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