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让萨博破产而后以全新的血液重新复活

(2011-05-17 01:24:25)
标签:

转载

分类: 用经济的视角看世界

Let Saab Automobile go bankrupt to be later reborn with brand new blood

www.tonyfang.com 

萨博(
Saab Automobile)这个世界级品牌正在不停地大流血。萨博总部Trollhättan的生产线因拖欠供应商的款项停产差不多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萨博拖欠供应商的款项究竟有多少?据北欧供应商联合会(FKG)总裁Svenåke Berglie先生的估算,数额有好几亿瑞典克朗(一亿瑞典克朗约等于1100万欧元/1600万美元;“Enligt Berglie är Saabs skulder till leverantörerna flera hundra miljoner kronor”,Dagens Industri 2011-05-16)。按比较保守的每天200万欧元的营运和销售亏损来算,萨博停产不仅对今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已经高达7900万欧元、资产负债表上仅有3500万欧元现金的萨博车主世爵汽车(Spyker Cars)来讲是一个灾难,而且对萨博品牌,对瑞典工业和瑞典社会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世爵是一家荷兰公司(NV),但它旗下仅存有萨博这么个原来赫赫有名可如今遍体鳞伤的瑞典汽车品牌。今年519日的世爵股东年会临近,而此时此刻在瑞典西部城市Trollhättan3500名萨博员工们感到前途未卜。在此年会上,萨博的拥有人、世爵的老板荷兰人维克多.穆勒(Victor Muller)将建议把公司的名字从“世爵汽车公司”(Spyker Cars NV)改成“瑞典汽车公司”(Swedish Automobile NV)。

[转载]让萨博破产而后以全新的血液重新复活


世爵的传奇老板荷兰人维克多.穆勒(Victor Muller

 


在瑞典,目前任何来自中国的有关穆勒如何鱼饵中国投资者的新闻都大受关注。瑞典投资总署免费帮穆勒在中国牵线搭桥。瑞典驻中国大使对萨博的前途也颇为关心;他对华泰(Hawtai)的实力和合作意图深表怀疑,而且告状告到了瑞典政府的主管部门。511日,萨博与华泰闪婚数天分手后,穆勒先生又飞往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瑞典举国瞩目。瑞典工商部长穆德.奥洛夫松(Maud Olofsson)也发表讲话,祝穆勒在中国运气好。许多瑞典人认为,一旦穆勒设法在中国把钱搞到,萨博便能起死回生。

我对萨博和萨博的未来有不同的看法。萨博危机的本质不是缺钱,而是缺一个好的拥有人和好的领导力。正如吉利(Geely)收购沃尔沃(Volvo Cars)所示,如果天时地利人和,钱这个东西总是可以弄到的。但萨博则不同,由于穆勒作为拥有人和领导人的驻入,萨博的命运从收购一开始就植入了不幸。接手萨博后,穆勒马上“金蝉脱壳”,把自己原有的赛车老本行业务给卖掉了。穆勒曾计划将“世爵汽车公司”改名为“萨博汽车公司”,但因瑞典方面反对而未得逞。萨博的不幸还在于她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穆勒找到的钱越多,萨博未来遭受的危机就越多。

萨博当前的危机不是穆勒轻描淡写的那样只是一个“早晨小感冒”,而是在瑞典现代工业史上最深重的危机。我们有理由对世爵/穆勒的领导力提出质疑:

- 穆勒怎么能够在萨博崩溃的前几天仍然夸口说他“一直在遵循既定的商业计划”?
- 穆勒怎么能够在公司大量亏损的情况下居然获得巨额的双倍工资和巨额的奖金?
- 辞职的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恩.阿克.琼森(Jan Åke Jonsson)怎么能够在突然辞职的当天仍说“萨博的商业计划是牢固的”,“我确信萨博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而萨博实际正在崩溃? 
- 萨博的信息主管为什么一而再、再二三地否认萨博有拖欠供应商款项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恰恰存在而且其性质可谓十万火急成,最终成为为此次萨博危机的导火线?
- 穆勒为什么急于将其母公司的名字其从“世爵汽车公司”改成“萨博汽车公司”?而后不得已又要改成“瑞典汽车公司”?
- 为什么自从世爵/穆勒拥有萨博以来萨博的许多高管包括其顶级设计师和资深销售主任纷纷跳槽? 为什么连刚刚猎头到的但还没来得及上班的负责集团财务的副总裁也会突然宣布不来萨博报到了,而要留在其原来的公司?

 

我认为三样东西是一个汽车品牌在当今全球商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第一,是一个即有激情又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经验的拥有者和领导者。第二,是一个长期的资金保证。第三,是一个面向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众多的新兴市场的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商业计划。穆勒和他的好朋友安托诺夫都不符合这些标准。他们或许可以说是个有激情的创业者,但其投资萨博的动机的长远性和战略性是有理由怀疑的。

去年我曾写过博文:“买沃尔沃!卖萨博!”认为让荷兰商人穆勒收购萨博是现代瑞典工业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穆勒没有资金,没有大规模的生产经验,也没有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里的诚信度。与萨博结合很可能是出于通过巧妙的买进卖出等金融交易以及其衍生出的融资渠道来赚到快钱这么一个动机。没有一个超长远视野的拥有人和领导人萨博何以救也!

 

[转载]让萨博破产而后以全新的血液重新复活

  华泰与世爵的“闪婚闪离”暴露了中国公司国际化中浮躁的心态。                    图 Ng Han Guan/AP


今年4月底以来穆勒以闪电般的速度在中国谈判。许多希望看到萨博早日结束痛苦的瑞典人为之雀跃。要知道穆勒是在萨博工厂因支付不起物料供应而被迫关闭的前提下在中国背水一战的。在短短的数天时间内,穆勒能说服华泰的董事长张秀根支付1.5亿欧元(约2.2亿美元)购买世爵(也是萨博)29.9%的股份可谓跨国商业谈判的一个奇迹。要知道,一年多前世爵仅用了4亿美元从美国通用(General Motors)的手中购买了100%的萨博。

几个月来世爵在中国运用“货比三家”和“借刀杀人”的计谋在中国与多家厂家接触和谈判。超音速地飞往中国,不顾一切地寻找快速治愈“早晨小感冒”的中药,印证了穆勒特有的急迫的办事风格。穆拉急的另一个原因是5月19日的股东大会即将召开,他不得不马上拿出拯救萨博的方案来。如果穆勒对中国市场真有长远的打算,他早就应该来中国与华泰谈了,早就应该通过华泰在国家发改委立项备案。这种临时抱佛脚、急于求成的办事风格与瑞典传统的稳健、踏实、低调、有计划性格格不入。“穆勒风格”对萨博和瑞典的声誉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月底我在博客“萨博告急,北汽不妨一救”中写道“无论是北汽或是其它中国公司...若想收购萨博,一定不要急,要掌握好时机。”华泰在还没有考察瑞典工厂现状的条件下就和世爵一起向世人高调宣布闪婚,这不是在掌握时机,倒好像是在抢萨博。萨博是这样去抢的吗?目前大概只有中国的汽车公司敢于问鼎萨博。如果三天后即在2011519日北京时间晚上8点世爵在荷兰的股东大会召开的那一时刻前,或者今后数个星期内若中国的汽车公司无一报价问鼎萨博,世爵主宰萨博的历史很可能将结束,因为萨博很可能将破产。

许多人担心萨博破产,担心3500名萨博员工和3500个供应商的工作将从瑞典消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在瑞典生活了二十年,我对沃尔沃、萨博的感情以及对瑞典社会的感情应该不亚于李书福和穆勒。但是我认为萨博若真能破产,她倒真是有救了。让萨博破产而后以全新的血液重新复活比在世爵旗下生不如死强。

[转载]让萨博破产而后以全新的血液重新复活


说真的,萨博破产是她摆脱世爵,凤凰涅磐,重振雄风的一个契机。萨博破产也将为来自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的汽车公司重新问鼎萨博提供全新的有竞争性的游戏规则。萨博破产并不意味着3500+3500个就业机会从此就一定会从瑞典消失掉。记得在吉利收购沃尔沃前,瑞典举国上下情绪低落,绝大多数人不相信沃尔沃今后还会留在瑞典。如今,瑞典人开始相信,在中国的旗帜下沃尔沃在瑞典的工作机会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增加。

  

                                                                            TONY FANG (房晓辉)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

2011年5月16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