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古散记

(2007-07-30 08:35:08)
标签:

内蒙古

游记

分类: 原创散文、旧文
 
内蒙古散记

  这里是王昭君和子孙守卫过的疆土,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练过战马的地方。今夏,我有幸来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到了美丽的格根塔拉大草原。
  
  草原印象
  记得有位作家曾经写到:“散文有用力与不用力的两种,就像在草原上,有人驰马,有人牧羊。” 很早就向往草原的博大和广袤,听说那里的天特别的近,那里的云特别的白......
  尽管已经在心里憧憬过很多遍,但是我还是没有防备的被它吓了一跳:阳光下,初而嫩绿,继而油绿、翠绿、浓绿、墨绿,然后与远处的天相接,甚至变成了淡淡的蓝。大地和缓的温柔的舒展、延伸着她的肢体,天地之间散落着白色的蒙古包。在这里,我才理解到了苍穹的真正意义。
  从没有看过一个地方,像草原这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袒露给天空,任阳光与云彩、月光与星辉演绎美好的想象。草原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新鲜,就像是刚刚出生的样子。
  本该是燥热的夏夜,清风拂面,竟然到丝丝凉意,好在有熊熊的篝火,和闪烁的灯光,满天的繁星交相辉映,让人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感觉自己就这样立在天地之间。
  等火红的篝火、婀娜的蒙古少女、悠扬的牧歌、兴奋的人群都渐渐地远离,夜已深,只有一颗一颗的星星在与我对话。久居城市的我,这是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到满天的星星,甚至分不清哪是天上的星星,哪些是夜幕中闪烁的摇曳闪烁的灯光了。

 骑马
  白云是蓝天上的神话,草原是大地的神话,骏马是风雨中的神话,蒙古是马背上的神话。蒙古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很多悠扬动听的蒙古歌曲,都与马儿有关。
  这次去草原,自然是要骑马的。以前虽然也自诩骑过马,但那真的只能说是骑在马上走了一小段路,根本不能尽兴。
  游客骑马,有晒得黝黑的当地孩子同时骑马牵着,别看他们才十几岁的样子,技术却相当高,所以安全是不用担心的。刚开始,马步平稳,我便不安分,主动要求速度加快些,可还没等我做好心理准备,就开始在马背上剧烈的颠簸,只能紧紧地抓住马鞍,人甚至快要站起来了……实在招架不住,只能示意慢些,于是马步又不急不慢起来。只是到了后半程,内心又有些蠢蠢欲动,草原的辽阔感滋养出狂放的心情,我咬紧牙关,能有什么比“策马飞奔”更有英雄豪杰的感觉呢?一大圈下来,直呼比坐过山车还过瘾。
  
  敖包
  随着《敖包相会》一歌的广泛流传,人们都知道了蒙古族聚集的地区,有个叫“敖包”的东西,并且认定,那便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约会的地方。去内蒙古之前,我甚至曾经天真的认为,那是和蒙古包一样的房屋。或许就是蒙古的宫殿吧!想必有着繁复的图腾装饰,令所有年轻人神往。
  现在才知道,敖包当然不是房屋,虽然是祭祀大地神灵的,却也不是祠堂,而只是一个石头堆。敖包一般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常常是草原上最高的建筑物。说它是建筑物,据说每一个孤苦的牧羊人怀着祈福的心愿,在同一地方放上一块石头,日久天长,就成了敖包。一个正在祈福的蒙古族小伙子告诉我们,那些飘扬的五彩经幡就是哈达。我素来只知道哈达象征吉祥如意,是纯白的,这次可真是大开眼界了。转念一想,都是白色岂不单调乏味?在心中默念着缤纷的梦想,我们手拉着手,按蒙古风俗,顺时针绕三圈,逆时针绕三圈,祈求神灵保佑幸福。

  美食
  民以食为天,不能不写写蒙古醇香的奶茶、鲜洁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喷香的莜面。
  我们苏州所谓的“烧麦”一般都是肉的,刚到呼和浩特市,看到写的都是“稍麦”二字,开始竟还以为是错别字呢,一问才知,羊肉稍麦是蒙古特色食品。蒙古人对用馅的羊肉特别讲究。在一家档次不低的茶楼,同去的叔叔问服务员是什么羊肉?说是本地西蒙羊肉。甚至还追问,是东乌旗还是西乌旗的?这份刨根问底,一点都不逊色于饮食挑剔的苏州人。
  住在草原时,喝了一顿很纯正的蒙古早茶。一大锅煮沸的奶茶,里面放着炒米和奶渣。另有两个小碟子里放着奶皮和奶饼。令人大吃一惊的是,竟还有各一大盆的牛肉和羊肉。我惊讶地问我的蒙古族同学,你们经常这么一大早就吃肉吗?她笑着答道:“当然不是。我们吃郃子,就是面包。有时是烤馍,还有就是蒙牛和伊利的牛奶。”
  那几日在内蒙古吃的各式羊肉实在应该盘点一下。
  火锅刷羊肉:不是两三盆一点,而是十几盆一点,唰唰唰全部扔下去,羊肉为主,蔬菜为辅,饭后一算,平均每个人要吃掉好几盆,而且我们几个作为客人,吃的还要多于这个平均值,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烤羊腿宴席:蒙古人的热情好客是出名的,为了我们三个同学的到来,那位蒙古族同学一家人全部出动,陪同我们一起到草原。烤羊腿宴席那样的大餐是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了。同学的二舅、三舅、四舅、小叔,挨个敬酒,虽然照顾我们是女孩,喝的是啤酒,可却是大玻璃杯一饮而尽。人家那么热情的招待我们,不喝实在是不礼貌,从不沾酒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喝得直至有几分晕晕然。马头琴悠扬的曲调特意为我们响起,身着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唱起了助酒歌,一位姑娘手持小酒杯,一桌人挨顺序各敬一杯。按习俗,每个人都要用无名指沾一下杯中洒向上向下弹,并往自己额头上涂,以示敬天、敬地和祝福自己。借着几分酒意,至今回想起那一顿的烤羊腿,都怀疑那是不是在梦中才有的佳肴。
  当然还有手把肉,和以前吃过的煮羊肉又不太一样,所有人都用刀一从一大块肉上一小块一小块切下来。吃的何等洒脱啊!
  
  有首民歌这么唱到:我曾在远方把你眺望, 我曾在梦乡把你亲近, 我曾默默为你祈祷, 我曾深深为你牵魂,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 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怀抱, 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