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表哥三峡大学官员工资福建省新京报杂谈 |
分类: 黑白碎语 |
公开官员工资,难在哪里?
近日,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被网友质疑戴名手表、系名皮带。昨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大二学生杨璠向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和福建省财政厅分别寄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信,申请公开福建交通厅厅长李德金2011年工资总和,以及各项目(包含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具体金额。至今,福建省交通厅尚未就此事作出回应。(10月11日《新京报》)
8月下旬,陕西省安监局前局长杨达才被网友检索出他在不同场合戴过多只价值不菲名表,杨达才回应称,都是靠工资买的。9月1日,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安监局递交申请,希望公开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9月18日,陕西省财政厅书面回复称,其不属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前日,刘艳峰已正式起诉陕西省财政厅以及陕西省安监局行政不作为。
公开一个官员的工资,为何如此之难?难在哪里?
其实,每一个人的工资标准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每一次工资调整,都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调整后的工资标准都要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才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由此可见,官员的工资标准,既不是个人隐私,也不是商业秘密,更不是国家机密,为何不能公开呢?
本来不是什么秘密的工资标准,被有关部门当作“秘密”,以各种理由不予公开,难免不让公众产生种种猜测。比如,官员的工资标准是不是太高,担心公开后,公众难以接受?或者是工资标准太高,不好意思公开?比如,工资标准里面是不是有“鬼”,见不得阳光?比如,老百姓很卑微,没有打听官员工资标准的权利?等等。在一个高度透明的社会里,官员的工资标准也应该是高度透明的,谁都能看得见,且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应该是水中花、镜中月,更不应该是黑匣子里的秘密。把官员的工资标准锁在黑匣子里,只会破坏干群关系,损害政府的形象。
不管是谁,其工资标准再高,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绝大多数人肯定能够接受。官员工资标准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公开。不公开官员的工资标准,不仅仅是有关部门不作为,而是官僚主义作风在作怪。
公众期待,有关部门何时能够主动地将官员的工资标准晒出来?而不是因公众申请公开,才很勉强地,甚至很不情愿地公开。
(罗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