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巧取胜,家长和老师双赢
(2011-09-23 22:28:36)
标签:
家长老师双赢体罚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杂谈 |
分类: 教育杂谈 |
以巧取胜, 家长和老师双赢
老师对学生“出言不逊”,甚至罚罚站,变相体罚学生,应该说没有恶意,只是孩子们不听话,让老师伤透了脑筋,气极时而为之。当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没有必要讨公道,更没有必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以“讨回公道”的心态找学校麻烦,找老师理论,只是扬汤止沸,得不偿失。
如果孩子受到这种“待遇”,家长可以主动同老师沟通,以巧取“胜”,实现家长和老师双赢。或旁敲侧击,暗示“体罚”无效,可以跟老师说,孩子自律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容易经常出错,在家里,家长有时气极了,把孩子狠狠地打一顿,根本不管用,眨眼的功夫就忘记了,过去是“三句好话抵不住一巴掌”,现在是“三巴掌抵不住一句好话”;或反客为主,以退为进,暗示弃用“体罚”,当老师找家长时,家长可以反客为主,向老师表示歉意,劝说老师不要为孩子们的一点错伤脑筋,几十个学生,要怄气的话,天天有气怄,如果孩子不听话,可以告诉家长,由家长来管教;或借箸代筹,暗示“体罚”有害,可以向老师诉苦衷,现在的独生子女难管,一个个吃“软”不吃“硬”,你来“硬”的,他不怕,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你以“硬”碰“硬”,其结果两败俱伤,所以现在的家长都不敢跟孩子来“硬”的,而是以“柔”克“刚”等等。
前一篇:零推荐是最佳推荐
后一篇:绩效工资,让人欢喜让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