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
秦汉美学,特别是其所包括的各方面内容,已有过很多研究。然而对秦汉美学的总体面貌,涉及甚少。本文将在这方面予以重新规划。特别是要在古代天下观中去结构秦汉美学的整体性,并在这一天下观的整体性上,梳理出秦汉美学的基本内容,特别要有指出这些内容所由存在的基本资料,使其研究建立在较为扎实的基础上,然后要强调秦汉美学的两个重点,乐与文。在秦汉的天下中,处在地理最核心、占据文化最高位的中央王朝及其核心区即郡县制区域的美学,是整个天下美学的中心。其它的地域,东西南北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审美器物,具有丰富的审美心灵,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因于没有文字表达工具,在当时没有能自己对之进行总结。因此,对于这一总结的任务,主要是由汉文化,以汉文来进行总结的。由于汉文化本身是与各民族共存在一个天下之中的,因此,其美学表现和美学思想本身就包含了各族的思想在其中。而其理论的总结,也是在与其它民族的共存和交流中进行,的并且是在天下胸怀中进行的,从而,汉文化的美学表现和总结,也代表了东方天下的共同经验。秦汉时代的美学,主要体现为八个基本领域,在八大领域中有两个是重点,下面分别论之。
秦汉美学的基本领域除了两大重点之外,是哪些呢?
首先,是一个宇宙论美学,整个宇宙的结构是怎样的,人们在这个宇宙结构中体会到美。这就是由《淮南子》《春秋繁露》《黄帝内经》为代表秦汉哲学著作所描述的一个秦汉的宇宙,具体来讲,就是一个气的宇宙,在气/阴阳/五行的规律中运行的宇宙。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法则及其动态运行,形成了整个宇宙的基本面貌,同时也是美的基本法则,一切美,朝廷,社会,自然,人体,事物,都因这一宇宙的基本法则而显为美。因此,由气/阴阳/五行而来的美学法则,构成了秦汉时代的美的哲学。关于宇宙论美学,还存在于杨雄《太玄》、桓谭《新论》、班固《白虎通》等著述之中。
其次,朝廷美学。主要是仪式美学。中央王朝以一种美的体现来展示自己的文化的和自己的天下胸怀。朝廷仪式包括,第一,宗教性仪式。对天地日月山川的祭祀和对祖先的祭祀。第二,政治性仪式。在各种政治事务之中,君臣之间,臣子之间,中央王朝与四夷国王或使臣之间见面交往时的各种仪式。第三,宫廷中的各种宴乐形式。包括政治性的和娱乐性的。朝廷美学代表了美的最高水平。这三种仪式关系到一整套的美学体系:建筑(宫殿、衙门、府第、居室、陵墓)、服装(仪式中的朝廷冕服、生活中内院便装,娱乐中的表演服装)。礼器(仪式中的器物、装饰)、舞乐(音乐的系列和舞蹈的系列)。还有旌旗、车马、典章、文字等等。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展开为:建筑美学,服饰美学、工艺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设计美学……朝廷美学从《史记》中的《礼书》《乐书》《封禅书》,《汉书》中的《礼乐志》《郊祀志》(上下),《后汉书》中的《礼仪》(上中下)《祭祀》(上下)《舆服》(上下)以及《周礼》《礼记》《礼仪》中的相关篇章,以及《三辅皇图》、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十卷,叔孙通《汉礼器制度》(孙星衍辑)一卷、蔡邕《独断》等中呈现出来。
复次,人物美学。一个文化和一个时代,都是由其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组成的。因此,中国的史书,围绕着人物传记来书写,要突出的也是一个时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史记》《汉书》《后汉书》通过皇帝、皇后、世家、列传,呈现了整个秦汉的人物群像,同时通过专传显示了几类人物的重要:循吏、酷吏、儒林、文苑、独行、逸民、方术、游侠、侫幸、宦人、滑稽……在秦汉的人物群像中,可以看到先秦人物系列在秦汉的变异,还可以看到秦汉的人物类型对以后的影响。这些主要体现在《史记》中《循吏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侫幸列传》《滑稽列传》,《汉书》中《儒林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侫幸列传》,《后汉书》中的《循吏列传》《酷吏列传》《宦者列传》《儒林列传》《文苑列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逸民列传》等材料之中。
第四,叙事美学。汉代的叙事,包括汉画像里面的图像叙事和史书和小说里面的文字叙事。汉画像有关于神界人物、历史人物、现实人物的多种多样的叙事,体现了中国美术叙事的多种方式和基本模式。文字叙事继承先秦的《春秋左传》《国语》及诸子中的叙事,在史传方面,《史记》开创了纪传体,《汉书》《后汉书》予以继承,形成了中国史书中的叙事模式。与正史的大说相对应的小说,在秦汉也不断涌现,《汉书·艺文志》列小说15家,共1380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与正史叙事具有类似的是子史类故事,子类的如《韩诗外传》,刘向的《列女传》、《新序》、《说苑》,应邵的《风俗通》;史类的如《越绝书》《吴赵春秋》《燕丹子》。与小说类似的是地理神怪叙事,如《神异经》《括地图》《十洲记》《洞冥记》《列仙传》《蜀王本纪》《汉武故事》《汉武内传》《徐偃王志》。以上四类,显现了中国叙事美学的独有特质。
第五,自然美学。由中央王朝直接管理的汉文化核心区,继承先秦的九州,结合按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形成了各郡之间的自然风貌,北方、东北、西域、东南、西南等四夷,又有自己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史记》中的《货殖列传》《河渠书》,《汉书》中的《地理志》(上下)《沟洫志》《后汉书》中的《郡国》(一至五)等,《水经注》秦汉部分,《释名》中相关部分,对各地地理的描写构成了一幅丰富的自然景观。而《汉书》的《地理志》中把先秦的分野理论运用在秦汉地域上,包括了一种具有文化宇宙构架的自然景观,汉赋中对于地理的描写,如司马相如的二京赋,班固是两都赋,则是秦汉宇宙观的典型体现,结合而二者,理想自然与现实自然的互动呈现了出来。构成了秦汉自然美学的整体图景。
第六,边疆民族美学。《史记》的《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之中,以及《汉书》的《匈奴传》,《西南两粤朝鲜传》《西域传》和《后汉书》的《东夷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西羌传》《西域传》《南匈奴列传》《乌桓鲜卑列传》里,呈现了东西南北各少数民族的风貌。还有从考古中呈现出来的建筑、绘画、雕塑等独特的造型艺术,从乐器和乐曲呈现出来的独特的音乐艺术,从建筑装饰,室内布局、用器工艺、服饰体系,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设计美学。
以上这些领域,有的进行了相当的研究,有的还甚阙如,这里主要是提供一种整体观念,给予一种新的视角,以及对具体领域、特别是不足领域如何进入的资料路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