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文章“印钞一万亿焉知祸福”在新浪和腾讯网发出后,在腾讯网站引发很多争议,大家的焦点集中在人民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的话题上,毕竟咱是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人民币强大即意味着祖国的强大,我们都希望能拥有一种国际上强势的货币,我们去国外也能扬眉吐气不是,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上文中,并未就此话题展开,这里继续探讨一下。
在我看来,人民币成为世界强势货币,甚至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和流通货币,是一种必然。因为我们有世界上最多的过剩劳动人口,有大量未满足的需求,包括车子和房子和奢侈品,我们骨子里有儒家入世的思想做支撑,人们自然会勤劳工作,我们的祖祖辈辈教育我们,一定要重视教育,这一切都是我们未来高速成长的基础,也是将来获得大量贸易顺差的前提。而高速的经济成长、贸易顺差和货币相对购买力是支持一个国家货币是否强势的三个重要前提。和中国相比,西方国家人口老化,负债过多,福利过重,财政负担太大,人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他们对于休闲和旅游的重视更甚于工作,这样的国家和地区未来保持高速成长和贸易顺差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且对于同样的货物(奢侈品除外),人民币的购买便宜甚多,我们已经能够生产世界上绝大多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都是支持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
虽然是一种必然,但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世界货币却很难确定,可以肯定的是,此事不会太顺利,一些中间态必然要经过,可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要推断人民币何时成为世界货币,首先要明白美元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货币,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他们拥有世界最高的GDP,拥有最先进的科技水准,拥有世界最强大的资本市场,拥有最具文化影响力的好莱坞和NBA,也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通常来说,世界人们不会担心美国还不起帐,这是他们的货币之所以能横行全球的信心基础。
但现在美国不但出事了,而是是出大事了,当世界老大太多年,让美国人太骄傲了,借了太多的钱供自己挥霍,以致于突然发现也许自己这一辈子都还不起钱了,自己的GDP、科技、文化和军事实力、资本市场,里面有太多依靠负债带动的因素(也可以说是泡沫成份),一旦有一天要还债,不再挥霍,才发现这些其实都是幻像,都是要回到其本来面目的。这话也许大家听了不好理解,可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美国人借了中国人的钱,买了大量的英特尔芯片、波音飞机、和GE发动机,自然英特尔和波音公司会高速成长,实力超群,但借的毕竟是借的,终究要还的,名义上虽然是政府还,但实际上,还得靠英特尔、波音和GE这些公司,如果美国人有一天说,自己不再奢侈,不再购买这些东西,这些公司将一泻千里,也许终有一天要褪去其强大的外衣。为什么现在工商银行的市值比花期的市值高好几倍?即说明在褪去外衣的情况下其体质的虚弱。(请各位不要怀疑工商银行,其市盈率仅10倍左右。而花旗银行除去负债和坏账可能净资产为负)在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强大必须要依靠自身的生产和需求。
目前的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但科技和资本实力还远未到全球信任的水平,这也是老胡在G20国会议上对于向美元发出挑战问题上韬光养晦的原因。要想获得全球的认可,必须要在GDP、资本市场、科技、文化和军事几项指标上排名前列才行,当中国的实力尚未完成这个跨越,谈及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为时尚早。
既然美国发生危机,欧洲和日本也麻烦重重,人民币又尚难以挑大梁,那么这个世界的未来必然会出现一个过度的时期,世界货币体系也许不会像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那样一夜之间改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和日元升值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常态,在这个时期内,我们的政府可能为了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会继续购买美元和欧元国债,因为只有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我们的增长才能得以保持,我们的就业和出口才能得以稳定。要知道,我们有13亿人口,任何时候,吃饭问题和稳定都是最重要的。如果社会都乱了,谈增长有何意义?
虽然我们购买美元和欧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财富增长,别忘了,我们手里头持有的是人民币,我们的居民和企业银行存款共计47万亿人民币,虽然2万亿美元的贬值让我们痛心,但47万亿人民币的升值比2万亿美元的贬值哪个来的划算,各位应该算得清。有人也许会评价,我们可不可以即不买美国国债,又让人民币升值?但那样做的后果只能是人民币的国际需求大增,因为经常和非经常性顺差会导致大量外币进入中国,央行必须发行等量人民币基础货币,加上5倍的货币乘数,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泛滥,国内物价飞涨,那时候的肉也许不是11块一斤了,50块您要不要?您能保证自己的收入增长匹配物价吗?呵呵,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自然应该舍鱼而取熊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