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陈炉古镇

标签:
耀州窑陈炉古镇铜川锦阳胡文化 |
分类: 游记 |
感悟陈炉古镇
http://s12/mw690/4de1f301gx6BhyKfBsD6b&690
很早以前就知道陈炉这个地方,知道这个地方烧瓷器,小时候爷爷端的大老碗、家里的水缸、盐罐等等都来自这里。http://s1/mw690/4de1f301gx6BhyzZYhW10&690
对陈炉感兴趣缘由有两个原因,一是去年我在新浪博客上看到一个博友发了一组陈炉古镇的图片,还有一些文字,其实照片和文字都很简单,但我眼前一亮一股清新淳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很是喜欢便转载了,当时就有一种想去的打算。二是年初去了一趟耀州窑,当时导游又讲到陈炉,说是陈炉将耀州窑烧制工艺延续到至今,我便又对陈炉产生了崇敬之情。http://s4/mw690/4de1f301gx6BhyCIqzh73&690
这次去陈炉可以说是一次意外,也可以说是我蓄谋已久抓住了机会。朋友一直邀请我去铜川,到贾平凹先生创作《废都》的地方锦阳湖去休息几日,昨日天气不是很热,便邀了几个朋友一同前往。在锦阳湖转了一下,吃了午饭,朋友们提议既然出来了就到附近的一些景点去看看。接待我们的朋友还在锦阳湖给我们定了房间,但我们觉得睡在这里浪费一下午的时间划不来,就决定不住这里出去转转。我心里一直惦记着陈炉,自然我提议大家就跟我来到陈炉,其实陈炉离锦阳湖不远,40多公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http://s6/mw690/4de1f301gx6BhyFL701b5&690
陈炉古镇,说是古镇,但和我所去过的古镇截然不同,它没有繁华的街市,如织的游人,没有吆喝叫卖,更没有导游哪嘈杂的喇叭声。它很安静,很自然,好像忽略了像我们一样这些游人的存在。陈炉镇其实很大,它管辖了好多座村子,我们去的只是镇政府所在地旁边山腰上的哪个村子,村名没有问出来,村口有座窑洞状的人民法庭。近入这个村子,你印象最深的就是瓷器,村口陶瓷做成的凳子,陶瓷碎片铺成的小路,陶罐、瓷罐和陶瓷碎片磊成的墙,凡事你眼睛能看到的东西都和瓷器有关。村子是沿山建的,高高低低布满了窑洞,这些窑洞用陶瓷碎片埔成的小道连接起来。村口没有多少人,我们沿着小道走着,一阵阵凉风吹着很是惬意,尽管刚下过雨,但路是用陶瓷碎片铺的,一点也不泥泞很干净,刚下了雨露出了路上陶瓷碎片拼凑的图案,很漂亮。
http://s11/mw690/4de1f301gx6BhCzic1s2a&690
我们在村里走着,寻找古老的瓷窑遗址,村里的道路很复杂,我们没有向导自己随便走着,凭感觉。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街道的一边是村民的院落和大门,而另一边往往大都是村民家的屋顶。这里的人们现在还住的是窑洞,这些窑洞最新的也有40多年的历史,有些窑洞据说已经住了六七百年而且现在依然还在使用。是这些窑洞让我们感觉到了古镇的悠久和沧桑。我们还发现在窑洞房子的屋顶上,每家都有一个石碾子,而且这些屋顶平平展展而且没有一根杂草。我们遇到一位大嫂正在拉着石碾子在碾压她家的屋顶,从她哪了解到,这窑洞顶要经常碾压,要压瓷实,而且不能让长草,不然窑洞就会漏雨。所以每下过雨或者定期这里的人都要上屋顶用石碾子碾压窑顶,除掉窑顶上的杂草,据说这样除了能防止窑洞漏水外还可以增加窑洞的使用寿命。这个嫂子家的窑洞已经用了四百多年了,而且现在还好好的。后来在村里又碰到了好些人都在收拾屋顶,我们也就都不奇怪了。我们寻找古老的烧制瓷器的窑炉,问了一位大爷,大爷告诉我们这里没有,要到下面去找,我们也不知道下面在哪里,也没问清楚,觉得村里还不村就继续在村里乱转着。http://s11/mw690/4de1f301gx6BhCDTcim5a&690
村里的人不多,但挺悠闲,游客也不多。我就喜欢这样静谧的环境,三三两两的老妇人坐在街边反放的瓷坛子上,聊着家常,我们从她们身边经过她们也不顾及我们依旧她们的谈话,无视我们的存在。村里好像有家有人去世,过丧事,请来唱戏的。悠远高亢的秦腔在村子里飘荡,声音时有时无,一种久违了故乡的感觉。http://s12/mw690/4de1f301gx6BhDVN4DN9b&690
村里废弃的院子很多,据说这些人家有的子女在外面上班将老人接走了,有些人家举家在外创荡生活,但不管怎样故园或许是他们永远的牵挂。朋友问我,其它古镇都有好些建筑辉煌的老房子,这里为什么见不到呢。其实这个问题和陈炉古镇的历史有关,为什么叫陈炉呢?是山间陈满窑炉的意思。作为北方四大名窑的耀州窑形成在元金时期明代最为鼎盛,后来就衰落了,衰落的原因很多,但这些掌握瓷器烧制技艺的窑工们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以烧瓷器为生养家糊口,陈炉就是这些窑工的家乡。正是这些窑工点燃了熊熊炉火,才有了古同州八景之一的“炉山不夜”的盛景,而且这一烧就是一千年。这就是陈炉和其它古镇不同的原因,陈炉是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地也是居住地,是劳动人民为生计创建的,而其它古镇都是高官衣锦还乡或者商贾为享乐花巨资建造的。陈炉当然没有豪华的建筑了。http://s14/mw690/4de1f301gx6BhDWUXbT8d&690
陈炉的环境非常好,有着类似江南的小气候,这在北方黄土高原是非常难得的。也正是这方面原因加之这里的人生活习惯好,这里的人都很长寿。在村口我们就碰到一位老人拿着铁铣正在收拾他家的窑顶,看起来不过就六十岁左右,一问已经88了,和我一样都属虎。看着老人硬朗的样子真为他高兴,本想给他拍张照片,但听说老人拍照会折寿就做罢了。http://s9/mw690/4de1f301gx6BhDYlAnu38&690
耀州窑的烧制技艺能够流传下来,就是靠陈炉的窑工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在村里我们还见到了一位窑工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在他家里看到了他的作品,美轮美奂到但都保持着耀州瓷的风格。而我要求看他的窑场时,令我十分遗憾,已经不用传统的窑炉了,改用气炉烧制。我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对传统的背叛,当然现在让“炉山不夜”的盛景继续存在当然不现实,但我也真不希望那熊熊燃烧了千年的耀州窑的火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熄灭。http://s11/mw690/4de1f301gx6BhDZMNHY9a&690
景德镇做为官窑,它的高贵与奢华让一般老百姓无法企及,在康乾时期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留下许多精彩的传说,哪怕是一个青花的碎片,也让后世的仰慕者追逐不已。而陈炉是平民的,是我们生活中触手可摸的,那绵延千年不灭的炉火也滋润了一代一代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陈炉是朴实的,就像那些铺路的陶瓷碎片静静地任岁月流逝风雨冲刷,承载了我们多少生活的记忆,同样也是传奇。http://s15/mw690/4de1f301gx6BhE1PDQ26e&690
我喜欢陈炉,喜欢它的安静平淡,喜欢它的朴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