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 |
令人感动的陪伴
一只翅膀还没有长成的小麻雀不小心飞进了我家的天井小院,由于为了防止楼上的坠物我在天井的顶上设置了防坠的钢丝网,这只翅膀没长成的麻雀由于飞不高就很难飞出去了。小鸟最早是妻子发现的,说它很可怜让我想办法把他放出去,我计划着怕伤害它等晚上睡着了再去抓住它放出去。我还没来得及行动,第二天早上妻子告诉我她看到院子里有两只鸟了,我说不会吧。她下去又看了,兴奋的告诉我小鸟的妈妈来看它了,怕它孤独来陪伴它,小鸟妈妈和小鸟看起来来很亲热,叽叽喳喳的好像在叮嘱着什么,还嘴对嘴的喂东西吃,妻子走到跟前受了惊动的小鸟妈妈迅速的飞了出去,小鸟还是飞不高没有飞出去。
分类: 诗歌 |
春天藏在三月里
藏不住花枝绿柳
春天把我藏在屋里
看不见山变绿水变青
我把春天藏在心里
花蕾待放
树吐新绿
春天总是藏着
你发现的时候
春天已走了
标签:
杂谈 |
我出生在关中地区土地最肥沃经济最富裕的沣河岸边,沣河是一条古老的河,长安八水之一,它发源于巍巍秦岭,流经秦岭北麓下广阔的平原,弯弯曲曲滋润了万亩良田,它孕育了丰镐二京灿烂的文明,灵动着古都长安千年辉煌,最后流入渭河。我出生的那个村子荆寺村就位于丰京和镐京之间,那是一个水丰土沃,钟灵毓秀的小村庄,在农耕文明的社会里,沣河充沛的水源静静地安详地养育了张、左、王、伍、秦这五性人家千余年。
荆寺村的来历源于村中的兴隆寺。以前兴隆寺里有块碑,我是没有见过估计早就被毁坏,但在寺碑里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宋太平兴国年间修寺于兴隆寺里。”到了明洪武年间,因寺内有一株大荆树,盘旋如龙,遂谐音为荆龙寺”,本村得名荆龙寺村,简称“荆寺村”。据清嘉庆《长安县志》记载:“兴隆寺在西南乡荆寺村,去城四十五里,康熙五十五年重修,而碑中记载的“兴隆里”和“兴隆寺”的关系就很难考证了。这座寺庙应该是座宏大的寺院,从父亲经常给我讲起他小时候进入看到的佛像之巨大就可以看出,另外从我姑妈家门口的大石头来看这个寺庙的建筑肯定是非常雄伟的。姑妈是嫁到我们同村的王家堡,
标签:
杂谈 |
分类: 美食 |
天色晚了,我们也不想继续赶路,就在秦岭深处的小县城住了下来。匆忙定了旅馆行李放到房间,趁着夜色还没有完全降临,抓紧时间在小城里转转,看看景色,找家特色的饭馆,品味一下当地的美食。
小城不大,但很精致,和中国城市传统建设一样小城沿江而建,城中间有一条小河,河面不宽,但是水挺大也很清澈,可能是刚下过雨的原因。
我们沿着河边的街道来回转着,顺便找个合适的地方吃饭。转的路上我们同街上的当地人聊天,得知城中间的河叫“长安河”河东面的街叫长安东街,西侧叫“长安西街”,街道不长有一公里左右。我们先沿着东街走,后又过了一座石拱桥到了西街,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当地特色的饭店。其实饭店挺多,大都是川菜馆,或者是打着大招牌没有当地特色经营南北大菜的菜馆。这样的菜馆对于我们来说没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 |
城固古路坝天主教堂
或许只有岁月才能成就今天这里的沧桑,今天来到这里只是感到惊奇,历史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就像这座教堂留下了许多精彩和传奇,但它仍然默默地伫立在这里,任风雨冲刷,任岁月流逝。
明末崇祯年间,公元1630年葡萄牙人用军舰护送法国的传教士前来到这片土地上,这片本身富庶而又有千年文化传承的土地,能否接受异教徒,或许传教士要有更加坚强的毅力和决心,这中间的艰难和艰辛我们现在是无法想象的。然而这座教堂见证了传教士的坚持和努力,这是宗教的力量。
建设这么大规模的教堂在那个时候是很不容易的,1888年一个意大利人人汉中教区主教,这个意大利人很懂得在中国办事的方法,那就是和官员搞好关系,争取官员的支持,同富人搞好关系,借助富人的力量。他于1893年开始大兴土木,
标签:
耀州窑陈炉古镇铜川锦阳胡文化 |
分类: 游记 |
标签:
国窖酒大叔小品赵本山沈阳娱乐 |
分类: 杂文 |
说说赵本山的《捐款》
标签:
主宾风水餐桌交杯酒席间中国文化 |
分类: 杂文 |
餐桌上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