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古迹备忘录(93)】
--- 顶山庙及武克鲁墓遗址 ---
提起“正觉寺”祁县恐怕没人知道,如果说“顶山庙”就有很多人知道了,这是个很著名的地域性名胜。我也很早就知道这个寺庙了,但是当我基本确认这庙属于新建的景观后,就没再特别关注它,因此多少年来未曾去过,尽管很多次出寻都从顶山庙的脚下来往路过。这次我们“走遍祁县”的采风团又路过顶山庙,鉴于它的知名度,我们决定进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在这之前,我们采风团曾一度走到顶山庙的山门,但却没有进到院子里。
【来远东鱼沟·正觉寺遗址·清】

【正觉寺遗址·清·山门】

【正觉寺遗址·清·庙院情形】

【正觉寺遗址·清·脊饰】
顶山庙位于祁县来远镇东鱼沟北侧,与江坪支沟“丁字”相交的一块高上的三角台地上,背山面河,形势很好,现存庙院遗址大致座北向南。据现在住持的一位太谷籍的比丘尼讲,顶山庙的正名叫正觉寺,她从顶山庙现存的几块清代残碑上找出了正觉寺的名字让我们看(下图),而且她还告诉我们,在她大致七、八年前来这里住持时,原正觉寺遗址上只剩下破败的砖窑三间,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构筑物,都是在她住持后的时间里新建的,并与2015年夏天举行了开光仪式。
经过参访,正觉寺现存遗址内只剩下比丘尼所讲的三孔砖窑(旁边已经续建)和五块残碑,残碑均为清代乾隆以后的遗物,其中有两块“舍地碑”可以清晰识读。除此之外,庙院遗址上还有几块原正觉寺的石刻构件。虽然所剩东西不多,但毕竟还有遗址遗物存在,而且是碑碣这样的重要遗物,所以记录在此备忘。

【正觉寺遗址·清·残留的碑碣】

【正觉寺遗址·清·其他构件】

【正觉寺遗址·清·新建景观】
【正觉寺遗址·清·开光(照片为祁县文学群友拍)】

【正觉寺遗址·清·“菩提子”】
在顶山庙的脚下江坪支沟的沟口,建有一座大型现代石拱桥,据桥头的碑刻(系用顶山庙旧碑翻刻)记载,此桥叫做“群英大桥”,始建于公元1977年,距今已整整四十年,公元1983年重修。主桥9孔联墩全长约50米,宽约6米,高约10米,就地采粗砂石建造。在桥身南侧的十座桥墩上用水泥抹刻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语录,正中间的桥墩上还抹刻一个巨大的五角星图徽,时代特色鲜明。

【正觉寺遗址·清·“群英大桥”(1977年建)】

【正觉寺遗址·群英大桥·现代】

【正觉寺遗址·武克鲁最后的足迹】

【正觉寺遗址·清·武克鲁追悼会现场遗址】
此外,还需要一提的是,顶山庙还是一处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地--- 武克鲁墓及追悼会现场遗址。武克鲁(1921-
1945)是祁县著名近代抗倭英雄人物,遗憾的是,就在倭寇被打趴下的前夜,他不幸殉国。公元1945年6月5日晚上,时任共产党祁县县长兼祁县独立营营长的武克鲁率领12名独立营战士,从今天的古县镇孙家河村出发,返回当时祁县独立营的驻地---
今天的来远镇彭家岭村,当他们走到闫家山村(在顶山庙西北的山中)宿营时,被日伪军包围,一直战斗到第二天早上的最后一刻,身受重伤,以手榴弹自戕殉国,年仅24岁。循声赶来的战友把他的遗体安放在顶山庙脚下的沟滩中,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追悼会,之后就把他埋葬在顶山庙中。后来他的遗体被迁葬到今天的河北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