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国保
中国国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9,016
  • 关注人气:1,0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仁义学堂旧址)

(2016-06-21 18:12:06)
标签:

仁义学堂

里湾村

祠堂

杨柄

开启民智

分类: 名城遗珍
【祁县古迹备忘录(80)】
--- 仁义学堂旧址 ---
    仁义学堂旧址,位于祁县古县镇里湾自然村,现存建筑为清末民国所遗。仁义学堂是民国时期由祁县里湾村杨家创办的一所私立小学堂,由于史无记载,具体创办时间和教学内容不得而知。据村里的老乡讲,该学堂是由祁县著名的近代实业家,民国年间任祁县“宏晋银号”大掌柜的杨柄(也有资料写作杨斌、杨彬)创立的,除教授本家子弟学习国学经典和“新学”以外,也接受本村的其他人家的子弟入堂学习。由于杨柄主要活动于清末民国初期(杨柄接任宏晋银号大掌柜的时间是在民国九年),所以仁义学堂的开创也大致在这个时期,或者稍前一点,因为在此之前,杨柄已经在晋(祁)商界有所作为了,有条件创立私学。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仁义学堂旧址·清-民国·外观形势】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仁义学堂旧址·清-民国·大门内外】
    现存仁义学堂旧址,位于里湾村杨家大院门前的一处高坡上,坐西向东为一进四合院落,背靠杨家大院的自然高台,前临闫灿河;南北宽约14米,东西进深约18米,总面积约250平米;院内正堂已经塌毁,塌毁前的旧照显示正堂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坐落在高约50厘米的砖台之上,单檐硬山顶,明间前出卷棚抱厦;右侧厢房主体尚完好,但平缓的单坡出檐也已经塌毁;左侧厢房拆除无遗,这两座建筑所遗形制均普通。
    唯独大门形制奇特,为卷棚式长廊结构,外观五间,内视三间;明间装板门,次间尽间设直棂栅栏。此种形制的建筑实例祁县未有遗存,参照别处的遗制来看,仁义学堂旧址有可能是杨家的祠堂建筑,而家族祠堂兼做学堂在古时是很平常的。因此,仁义学堂旧址既可能是由杨氏祠堂改作的,也可能是学堂本来就在祠堂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仁义学堂旧址·清-民国·院落情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仁义学堂旧址·清-民国·正堂塌毁前旧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仁义学堂旧址·清-民国·正堂现状】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仁义学堂旧址·清-民国·右厢房】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仁义学堂旧址·清-民国·学堂鸟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仁义学堂旧址)
    清光绪二十九(公元1903)年清政府在垂死挣扎中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开始为立宪进行“新学”教育准备,次年(公元1904年)一月,即正式宣布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的“科举”,尽管清政府的心思只是应付,但是新式学堂的开创,和“新式”教育的施行却是中国历史上三千年来唯一的一点“进步”。
    祁县是省内施行“新学”教育最早的地区,光绪三十一(公元1905)年二月,由乡绅渠本翘创办的“祁县中学堂”即开始招生上课。之后,在晋(祁)商界呼风唤雨的祁县商绅们,即在自己所在的经商地区,或在自己的家乡,次第创办各种新式学堂,其前赴后继、风起云涌之势实为壮观,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作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而杨柄创办的“仁义学堂”就是其中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