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古迹备忘录(66)】
--- 河南遗址 ---
一说“河南”这个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不过那是河南省。要是河南村,别说外地人,就是祁县人恐怕也知之甚少吧。我最早知道这个名字不超过五年,而第一次实地去往河南村则是去年四月份的事情。一个这么小的祁县,居然也有这么多连近在咫尺的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村庄,足见忙忙碌碌的人们世世代代每天都怎么生活。河南村位于祁县古县镇以南的食邑河左岸,是个很小的自然村,村庄位于河边一块黄土台地上,眼界宽绰,风光尚好,不过由于食邑河的枯竭,自然条件已属不佳,村民陆续迁离这个世代家园,虽然村中还有人在生活劳作,但是已经寥寥无几。
【河南村·外貌一角】
【河南遗址·食邑河的一条沟茬】
【河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地貌】
河南村内虽然也不乏几座像样的清代民居宅院,但是真正算得上胜迹的那就是河南遗址了。该遗址位于河南村边的食邑河岸的一级台地上,现存地面经过村民数千年的辛勤耕种,原貌已不得而知,现存的地面就是一级台地。从实际现场来看,遗址面积可能较大,不仅现在的村庄可能就位于遗址上,而且很可能食邑河也冲毁了一部分遗址。
在遗址现场的地面上,残留物不多,我所到之处,仅有几片较晚的陶片,这样晚期的陶片也说明河南遗址可能延续时间较长。但是在人为和自然的断崖上,却残留着多处明显的灰坑遗迹和墓葬,虽然也都经过了风雨的洗礼,但是痕迹依然清晰可辨。
遗址现场的残留物主要是素面泥质灰陶,器型多样,由于残留物个体太小,无法辨认所属器物,其中一块较大的泥质灰陶应该是一件陶盆底部残片;另有少量的细绳纹夹砂灰陶,这种陶片对比祁县的其他时代明确的遗址残留物后,大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与《中国(山西)文物地图册》上所著明的时代相差应该不多。
其中在村庄附近人为断崖上的一处灰坑内,暴露着几块疑似动物骨骼,骨骼表面清白,没有火烧痕迹,所以是后来被填入的;在村外较远处沟壑边的人为断崖上暴露着一座时代不明的墓葬,墓葬已经完全破坏,但是现场看上去是老乡开垦所为,只残留墓葬的一个小边,墓葬痕迹内还残留小许腐朽的木块,可以判断不是自然树根,应该是棺木遗留。既然有棺木,就可能是晚期墓葬。
【河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断崖中夹杂的陶片】
【河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墓葬】
【河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灰坑】
【河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灰坑中的兽骨】
【河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捡拾的陶片】
【河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食邑河现状】
食邑河虽然是一条流程很短的季节河,但是也像其他著名的大江大河一样,用自己的水流养育了辛劳的祁县古代先民,所以食邑河两边也残留着众多的上古遗址。在远古时候,自然环境优良,食邑河中可能常年有水,尽管可能也只是涓涓细流,但足以使古人类生存繁衍,因此食邑河边除了河南遗址外,还有几处别的遗址遗迹。如今的食邑河只剩下了一个名字,宽阔的河床内早已种满了庄稼,虽然长势一般,但也继续喂养着曾经劳作在这条母亲河边的先民后代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