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小韩戏台)

(2015-10-12 14:16:21)
标签:

戏台

角科

江南班

光绪

关帝庙

分类: 名城遗珍
【祁县古迹备忘录(47)】
--- 小韩戏台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古县镇小韩村,是近代著名武术家戴龙帮故里,就在戴龙帮故居以东约200米处的东街口,还残留古戏台一座。自2009年9月伊始,我曾三次前往寻访或途径小韩戏台。经村民告知,戏台原是关帝庙的附属建筑,关帝庙后来为小韩村小学校占据,现关帝庙已经拆毁,在原址建起了新的校舍,但古戏台侥幸留存下来。历经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古戏台已经破损严重,风烛孱弱了。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小韩村戏台·清·“三普”标记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小韩村戏台·清·正面全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小韩戏台·清·内部构造】
    在小韩村戏台的后墙及左右山墙上,残留二十多则演出题记,其中最早的一则是清光绪十九(公元1893)年三月,按照晋中一带的惯例,新戏台建好以后就会唱戏(至少相隔时间不会太长),所以该戏台可能就是光绪十九年所建,距今已经120余年。当然由于戏台后墙下部的墙皮掉落无遗,也可能还有更早的题记被毁,不过一般来说,演出题记不会写在墙壁的下部;最迟的题记是公元1961年四月。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演出题记中有一则“江南鸿福班”的题记,而且这个“江南班”连续演出了13天,时间是清光绪二十三(公元1897)年,这在祁县现存的古戏台演出题记中是仅见的。一般情况下演戏都是本地剧团,时间也就三、五天,不知道小韩村此次有什么重大喜庆,居然千里迢迢请来江南的戏班,一次性演戏十三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
【小韩戏台·清·内部空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小韩戏台·清·题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小韩戏台·清·外围环境】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小韩戏台)【小韩戏台·清·侧观】
    小韩戏台座南面北建造,长宽各约6米呈方形,砖砌基台高约1.7米;台顶外观为硬山顶勾连搭卷棚歇山顶;戏台内部空间划分为前后台,前台三面开敞以便观看,后台封闭为化妆间;戏台面阔四柱三间,采用移柱造使明间宽阔,利于演出;前檐下的枓栱和后台的枓栱位置均错开柱头设置,使得铺作中只有角科和平身科,而没有柱头科,这种形制虽不罕见,但也不太普通。同时也说明,错开柱头设置枓栱的形制没有时代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