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国保
中国国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990
  • 关注人气:1,0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子洪池)

(2015-10-05 16:30:57)
标签:

双泉

栏板

成汤庙

历史故事

子洪池

分类: 名城遗珍
【祁县古迹备忘录(46)】
--- 子洪池及双泉 ---
    祁县古县镇子洪村是本地最著名的村庄,地处子洪口入山处,地当交通要冲,历来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所以这里是有故事,有古迹的地方,也算是祁县境内的文物荟萃之地。不过,村庄本身已经拆改的没有什么古韵趣味了,只剩下一些星星点点的遗址遗迹尚可寻访。双泉山下的“子洪池”就是一个被记入县志的古迹,清康熙版的《祁县志·山川卷》中有三条记载:“双泉山在子洪镇南,以山有双泉故名。”“子洪池在镇南山麓,周围石砌,水甚甘,镇人利之。”“双泉二,一在子洪镇南之双泉山,流入沟以灌田;一在高峰壑,流入通光水。”这三条记载,都是指子洪池及双泉的。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子洪池)【遥望双泉山及子洪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子洪池)【子洪村·双泉山·近影】
    尽管《祁县志》仅是清康熙年间邑人所撰,距今不过短短的三百年,然而这短短的三百年正是中国历史“怪圈”节点的密集处,三百年间几次改朝换代,天灾人祸,又赶上千年一遇的大规模的外敌入侵,致使“县志”上记载的名胜古迹消亡殆尽,能有遗迹可寻的已是寥寥无几。
    幸运的是,子洪池居然遗迹尚在,虽然池水早已干涸,泉池也早已塌毁殆尽,但是泉眼中的涓涓细流,依然滋润着这片有故事的土地。村民们把池中心的泉眼改造成井口状用来取水灌溉及生活消耗。泉眼旁的荒地上仍存留一段整齐的砂石质池墙,以及一块破损的青石质栏板,栏板上的雕刻尚清晰可见。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子洪池)【子洪村·子洪池及泉·时代不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子洪池)【子洪池·池墙遗址·时代不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子洪池)【子洪池·泉池栏板残件·清?】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子洪池)【子洪池·石刻细部·清?】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子洪池)【子洪池下的成汤庙】
    就在双泉山脚下咫尺,尚残存一座成汤庙。成汤庙也叫汤王庙、汤帝庙,这种特定的历史纪念建筑在晋东南及中原北部尚存很多,而在其他地方残存甚少,子洪成汤庙的存在把这种历史纪念建筑的分布地域扩大到了晋中腹地。另据《祁县志·山川卷》中记载“昭馀池在县城东南七里祁城村......旁建成汤庙。”可见,在池水边建成汤庙是有案例可寻的,因此我觉得,子洪成汤庙和子洪池也许有因果关系,成汤“桑林祈雨”的故事流传甚广,老百姓都只把他当“水神”来纪念,广立祠庙以供香火,而不再在意他实际是犯上“革命”的始作俑者,就是从他开始,造反夺权成了所谓的“历史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