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古迹备忘录(30)】
---
涧村文峰塔的意外闻名 ---
2014年七月中,发生在晋中祁县的一场疯狂盗掘古墓葬的罪恶,被“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志愿者“爱塔传奇”曝光后,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媒体的关注,众多新闻媒体记者纷至沓来,云集祁县东观镇涧村的盗墓现场。在曝光盗墓现场的同时,被盗古墓群内地面上一座不起眼,却很奇特的“地标物”也同时被曝,并意外引起了媒体的兴趣,于是作为报道的主题内容,这座不起眼的“地标”形象,迅速被无线电波传遍全国。这座虽不起眼却很具有“个性”的地标,就是涧村文峰塔。不过,没几个人知道它的真实名字,因为大家都叫它“塔坚强”。

【涧村文峰塔·明、清】
大约是由于太不起眼的缘故,关于涧村文峰塔的情况,从没有出现在祁县的任何文史资料上。因此,我们所知道的涧村文峰塔的一切信息,就是眼前看到的这些:
在祁县东观镇涧村东南方向约300米处,有一块黄土丘陵平台,对比附近的地势可以看出,这块黄土平台是经过了人工整修的,非常平整,方广约有万余平米,前俯涧村全貌,后临昌源河谷,形势极佳。整个平台及其周围缓坡上密集地分布着东周至清代,以及近现代的墓葬,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墓地所属已不清楚。

【涧村文峰塔·塔身正面】
涧村文峰塔就位于这块平台的中心,是整个古墓群最明显的地标。涧村文峰塔属于高台式古塔形制,虽然砖砌的塔身仅高5米,但是其所在的夯土台即高8米。该塔塔身外观呈纯圆型,实心五级密檐式,塔身直径约两米,由50层青砖平砌而成;塔身朝向涧村的一边镶嵌着阳刻“钟英毓瑞”的砖匾;其余东、南、西三面第一层塔身上,分别辟有方底圆顶的塔龛,龛内早已空空如也。据老乡讲,塔龛里原供有魁星牌位,及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
文峰塔身的砖砌基座为6层青砖,塔身第一层15层青砖,其上四层塔身分别为5层青砖,塔刹残存4层,腰檐各1层。其中第一、二、三层腰檐被雕刻成波浪线型,而上两层腰檐仅是平常形态。塔身素面,除砖匾以外没有精美装饰。

【涧村文峰塔·塔身细部】
【涧村文峰塔·塔基状况】
晋中一带纯圆型的砖塔很多,包括墓塔和文峰塔,所以无论是从外观形态,还是塔身装饰,或者任何其他方面来讲,涧村文峰塔确实没有什么显要的文物价值。但是由于塔下的夯土台基年久失修,几百年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致使基台塌毁严重,原始外观已经完全丧失,仅剩下直径约一米的蜂窝状土柱,顽强地偏顶着砖塔的一半,而另一半塔基则完全悬空,从而形成了命悬一线、一发千钧的古建筑奇观!
而这个奇观并非今天形成的,走访涧村老乡,他们的爷爷的爷爷那时候,文峰塔就是这个样子了,于是网友们不得不认可“塔坚强”这个雅号。但是我们不敢担保这样的奇观还能留传给自己的孙子,于是“塔坚强”终被曝光。
“塔坚强”顽强屹立的光辉形象,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亮相的一瞬间,顿时征服了所有的人们,几乎全国所有的文字和视频媒体,争相报道。一夜之间,涧村文峰塔随着电波传遍全国,更惹得各地古建筑和旅游发烧友争相前来一睹其风采。
【涧村文峰塔·CCTV2的报道】

【涧村文峰塔·全国各地媒体的报道】
【涧村文峰塔·各地发烧友的造访】

【涧村文峰塔·修复前后】
为何文物价值很小的涧村文峰塔会引起如此的轩然大波?除了它在自生自灭的原始状态下,无意之间形成的,严重冲击人们视觉的形象奇观外,更深层的原因是,这六十五年来祁县乃至全国的文物现状堪忧,以及人们心目中尚未泯灭的,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感触与怀念!虽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塔坚强”已经不是一个文物(它本来也就不是文物),而是现代条件下,对历史心有感怀的人们日益要求“有关部门”对历史文化遗迹给予更多关注和爱护的象征。
公元2014年10月,涧村文峰塔在曝光后三个月内被修复,虽然之后的人们再也看不到“塔坚强”的奇观了,他们也因此而发出了,花那么大的代价修复“塔坚强”是否值得的疑问。但是,我们应该体会到比视觉冲击更值得欣慰的意义:如果没有意外,涧村文峰塔至少能够留给我们的子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