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河边】
---
2015新年第一拍 ---
甲午刚逝,乙未新临。“山人行”计划寻访祁县南山下凹村,无料一位队友临时有事不能成行,遂更改计划,前往平遥寻访惠济河边的名胜。由于我单位路途遥远,一切就绪到达平遥,会合平遥当地的一位网友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所以当我们简单吃点午饭开车时,实际上只有一下午的时间了。数九天的天气虽然不冷,而且蓝天给力,但是毕竟冬天的白天太短,最多也就区区4、5个小时而已,好在我们的目标单纯,不至于在时间上捉襟见肘。事实是由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平遥·文物古迹十分密集,我们最后还是忙不迭贪黑赶夜完成了此行。
【惠济河边的河神庙】
【平遥·惠济河】
我们从平遥古城上东门外沿县乡公路一直向东,这条路我在以前的寻访中已经走过两次了,但是每次走的都不远,达不到惠济河上游,所以这次行程的具体行车路线我们并不熟悉,只好沿途询问路人。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几次陷入歧途,不得不回头再走,还是多少耽误了一点时间。尽管我们此行目标物很明确,但是面对突兀而来、迎面撞上的古迹还是不能无情抛弃,只得一次又一次停下车来访问......
虽然我们的访问目标物,在祁县以外是有“底线”的,但是平遥境内的文物古迹实在太密集,紧靠路边一座又一座的寺庙不容错过,虽然这些古建筑大多是我们“底线”以外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比如辛村净土庵,其平面布局的细部奇特,与我们见到的其他任何寺庙都不同,所以具有一定的形制上的价值。
而与辛村净土庵一村之隔的源神庙,更是此次寻访的意外,这座位于惠济河边大路旁的小庙,没有被著录在我能见到的任何资料里。根据寺庙的木结构形制分析,源神庙可能是元代木结构遗存,这也是平遥境内一座未知的早期木结构古迹。不过其保存状况堪忧,实际上源神庙的前檐铺作已经被烧的碳化了......


【平遥辛村·净土庵·清】
【平遥·源神庙·元】
【平遥·源神庙·前檐铺作】
【平遥·摩崖造像·东魏-北齐】

【平遥·摩崖造像·北齐】
【平遥·摩崖造像·东魏】
在权威的《中国(山西)文物地图册》上标示的一处摩崖造像,其时代一栏中竟然标注着“西魏”,实在令人莫名其妙:宇文黑獭虽然英勇无比,在与高欢的争斗中以弱胜强,并且于公元
537年顺利滴打过了黄河,并磐石般坚守在玉璧城直到最后胜利,但是他却从未能强大到足以染指晋中,而平遥古城距离老高的晋阳大丞相府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这怎么可能?可见这本地图册漏洞很大。
【平遥·摩崖造像·题记·东魏】
【平遥梁家村·堡门及庙·清】
【平遥·坡底村·民居门楼】
【平遥·小坡村关帝庙·戏台·清】

【小坡村·关帝庙壁画·清】
好在平遥东南部惠济河两岸地形不太复杂,我们很快找到了主要目标物,并于下午四点多顺利访问完毕。其实此行的另一个原因,能追溯到第七批“国保”公布之前,在第七批“国保”的平遥提名中,有“婴溪村三教庙”一项,虽然未被通过,但是我对此庙印象深刻,早想着一观该庙的真容。于是我们离开惠济河,从朱坑村向北复行至樱涧河边的婴溪村。
婴溪村就跨樱涧河而座,村庄被樱涧河分为东西两部分。进入婴溪村后,始觉其村庄地势复杂,经询问老乡才找到了位于樱涧河西岸高台上的三教庙。不能不说三教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高耸的地势和厚重的建筑,以及周围古朴苍凉的环境,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但是寺庙本身的价值实属一般,不知道为什么在古建筑云集的平遥,这么一座不能再普通的寺庙会被提名“国保”?着实有点莫名其妙。
而更加不堪的是,婴溪三教庙从未有人管护,庙院内被糟蹋的一片狼藉:屋宇塌毁门窗全无,杂草遍地,一片荒凉。而且最近仍遭到无情的破坏,我们到达时,被撬过的痕迹显示,戏台山墙上左侧的砖雕墀头刚刚被盗走,而右侧的墀头马上就要撬掉了;满院子扔着塌毁的木构件,甚至戏台的台面都被人挖开,不知道这些丧心病狂的贼在找什么东西......足踏现场,无法想象这是曾被提名“国保”候选的一座明代古建筑。
【平遥·婴溪村·民居】
【婴溪村·三教庙·明】
【婴溪村·三教庙正殿·明】
【婴溪村·三教庙戏台·清】
【婴溪村·三教庙戏台·墀头】
【三教庙·一片狼藉......】
【婴溪村·观音阁?·元、明】
【婴溪村·观音阁?·铺作】
【婴溪村·观音阁?·梁架】
在婴溪村真正令人感觉震撼的是一座桥和一座阁。从高耸的婴溪三教庙院内,即可看到不远处的旧村中,有一座同样高耸的古阁。即便是远远张望,那举折平缓的悬山顶和薄扁的琴面枊也透着明晰的古老风韵,容不得半点迟疑查看:虽然仅一开间屋,但是其梁架节点上的铺作显示,这座小阁有可能是元代遗存。
这座小阁也未见有关资料著录,虽然未经询问村民该阁的名字,但是借着照相机的闪光看到,山墙上残留的壁画可能是《观音咒》经变图,所以这小阁可能是观音阁。
而更令人高兴的是那座横跨在樱涧河上的大桥,其实,我们一进村里就看见了这座桥。虽然此时已是下午五点半,昏暗的天空中月已高升,但是雄伟的“婴沟桥”(老乡这么叫)着实令人惊讶不已:她居然是一座砌着上下桥洞的“双桥”,这是山西境内我所见的第一座这种形制的古桥。如此巨大雄伟的古桥在十年九旱的晋国境内,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神来之品”。人们都说平遥惠济桥是“上下双桥”,可惜那只是传说,而婴沟桥却是实实在在的真货。

【婴溪村·婴沟桥·清?】
【婴溪村·婴溪泉亭·清】


【平遥·惠济河】
在几近整体废弃的婴溪老村中,尚残留着不少平遥传统的窑洞式古老民居,虽然绝大多数已经塌毁,但那因势制宜、高低错落的布局,和精致的砖木构件,以及砌筑手法依然令人为之注目。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婴溪村具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古代遗存,何以会单单拿出一座普通的寺庙而不是以“婴溪村古建筑群”名义提名“国保”呢,这不仅是舍本逐末的浪费文物资源,而且是自降身份,无怪乎未能通过,真是可惜!
这半日的寻访结束时,平遥古城已经是灯火阑珊。虽然有被无知地抛弃“婴溪村古建筑群”这样的失策,而未能使底蕴厚实、鼎鼎大名的平遥古城名至实归地夺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县”的头把交椅,但是毫无疑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定是下一批“国保”中的黑马,并且将永不会被超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