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村遗址】
---
祁县唯一的第七批“国保”项目 ---
大约6000年前的某一天晚上,在“昭馀祁泽”南岸台地上一处部落聚居地中,篝火闪熠,部落首领们正在召开会议,大家在讨论一个麻烦的事情---
搬家。为啥搬家?不清楚。大概因为昭馀祁泽周围环境污染问题?也许是因为部落战争?抑或是由于别的原因?总之,最后他们一致同意这样做,第二天开始他们就陆续离开了昭馀祁泽。风起尘落,秋叶飘零,很多年后,他们居住过的地方被昌源河和王贤河的流沙掩埋了......过了大约3500年,这片大泽及周围的区域,被晋国分封给了它的一个中军尉叫“奚”的大夫,奚大夫带人查看了地势以后,决定在这块宽大台地的旁边建自己的“家”;又过了大约2500年,我就来了......
【梁村遗址·“国保”标志碑】
【梁村遗址·“省保”标志碑】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远景】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断崖】
梁村遗址,位于今天祁县古县镇梁村以西的一处二级台地上,在尚未掌握掏井技术的当初,我们的先民只能逐水而居,所以梁村台地的东、北两边是环流的昌源河,西边是王贤河,只有南面靠着延绵的大丘;这里是晋中盆地的南部边缘,梁村台地就是祁县境内平川与山陵的结合部。
根据地面分布的陶片范围,梁村遗址从昌源河岸边的一级台地到丘陵半坡;从梁村西部到王贤村东,东西宽约500m,南北纵深约400m,总面积大约有2km²。很可能今天的村庄也坐落在遗址之上。在地表上满布着的破碎陶片,以及遗址周围断崖上暴露着的众多灰坑,清晰地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居住着一大批祁县的祖先。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地面陶片】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灰坑】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墓葬?】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陶片】
梁村遗址早在国朝新鼎后不久就被发现,公元1954年经过初步调查,根据地表遗留物的特征被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次年秋天又进行了试掘,但是至今尚未正式发掘,因此详细情况未知。如今的山西博物院内也未陈列一件有关梁村遗址的遗物。
根据遗址现场地表能够看到的遗迹遗物来看,主要是夹砂灰陶,红陶和彩陶也有遗留,但是碎片太小且很少,可见是非主流的;陶器表面的纹饰以粗、细绳纹为主,有压印纹、刻文、附加堆纹和磨光等形制;由于台地一直被人耕种,因此地表被翻动过无数次了,没有看到其他石器、骨器等遗物,但是看得出文化层非常浅显,如今的耕作层几乎就是文化层,因此被扰乱严重。
从地表遗迹来看,以“省保”标志碑为核心的区域内,文化性质单纯,可能该聚落遗址被废弃以后,从未再被古人类占据过,但是在周围地域内尚有其他的同时代古人类聚落遗址,但是规模很小,比如北面的鲁村遗址和东面的弯沟遗址;而距离西面的东周时期的祁县故城遗址的直线距离也不过1000多米。
总之,梁村遗址是祁县境内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作为汾河流域内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昌源河畔的梁村遗址基本可以比对乌马河畔的白燕遗址,仅从其遗址残留的面积,和遗迹地表丰富的残留物来看,梁村遗址也是一处极其重要的文化遗迹,之所以跻身“国保”这么晚,完全是因为它未经发掘,人们对它认识有限而已。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兽骨】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远景】
【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外围景象】


【梁村民居·清】

【梁村】
梁村遗址所在的古县镇梁村,是一个大型的古村落,人口众多,文化发达,底蕴深厚,元代木结构的洪福寺就在村中坐落,村内尚残留着不少的古代的高墙深院,但是由于从未进行过有意识的保护和珍惜,如今的村落已经被逐步更新,古朴的面貌也差不多丧失殆尽。尽管处在南山脚下,但是梁村并不算闭塞,每天有很多公交车途径梁村开往祁县古城,而且山光水色的梁村周围还分布着很多的文物古迹,如果有兴趣的背包客去转转,还是很有意味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