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挹南峰】
---
卢宅 ---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收集到卢宅的旅游门券,就对其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作为江南地区木结构古典民居的杰出代表,卢宅以她庞大的建筑规模和精湛的木雕艺术,早在公元1988年就跻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其偏处遥远的越国中部,囿于我的条件一直无法前往参观。之后,随着岁月的延长,和收集旅游门券兴趣的转移,卢宅也就淡出了我的视野和旅游计划外。时至今年8月3日单位组织员工前往越国旅行,在旅行社给出的行程计划中,有一站居然是东阳,于是乎卢宅瞬间就突入我的视线,尽管旅行社的东阳行程中并没有卢宅,而是那座更加“著名”的横店影视城。前往卢宅已经是我无法改变的个人计划行程之一。
【“国保”标志碑】
【卢宅·早期门票(约上世纪90年代前期)】
8月6日下午才四点多,我们就开进了横店镇在宾馆里安顿了下来。说是个镇,我看祁县是没它大。不过可惜这是个文物贫乏之地,啥玩意儿没有,根本不如祁县的随便一个村。不过它距离东阳市倒是不远,如果我搭车前往东阳的话,完全能够赶回来。但是考虑到明天上午,他们将在这个一无所有的“旅游胜地”游览,所以我考虑还是把参观卢宅放在明天,免得我无所事事地等他们一个上午。
无聊之际,我想起了应该到街上侦查一下公交车的情况,早点为明天的单独行动做个准备。从我们住的七楼房间往下看,一眼就看到了楼下停靠着很多的公交车。我快步下楼来到停车场,随便找个司机一问得知:横店开往东阳的公交车,每天早上5:50开始发车,车次非常密集,前往东阳市区灰常方便。这下我就放心了。于是在附近找一家网吧坐下来......
由于卢宅是开放景点,受到营业时间的严格限制,因此我也不用起那么早。第二天早上大约6点起床,在导游的集合带领下,去餐厅吃了自助早餐(横店的这顿饭,是我们此行吃过的“最可口”的饭),然后下楼来集合。
“报告宋导,我不去影视城。”我向导游MM挑衅。
“不去影视城?那你去哪儿?”导游MM惊奇。
“我要去卢宅。”我说。
“哪儿?”她好像没听清楚,“你要去哪儿?”
“卢宅!”我重复一次。
“什么是卢宅?”她有点不解,“卢宅在哪儿?”
我说:“在东阳城里。”
她说:“你一个人?没事吧?”......
然后我就脱队了,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了去往东阳的公交车。东阳市区在横店镇西北方向约40里处,车程不过半个小时,票价6块。临下车时,我问了公交车司机,他告诉我怎么去卢宅,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是打的过去了。
卢宅在东阳市区东部,资料上说这里叫卢宅村,不过早就在近年疯狂的扩城中融入了市区,谁知道哪儿属于卢宅村。不过到那儿以后可以看出,确实曾经是个村庄,街道狭窄,并且有不多的一点古老民居残存,就在进入卢宅的巷口,还残留着一座石坊,四柱三门,坊顶已破损,看上去是清代晚期的东西。
【卢宅入口处】
【卢宅·石坊】
由于我来的有点早,卢宅景区尚无游客,看上去是冷冷清清的凄凉。穿过卢宅前面的甬道,甬道上有三座高大的石坊,这些石坊看上去是新修的,不过也能看到一些老旧的构件,可能是两种情况所致:维修时添加了新构件;或者新建时使用了旧构件。
甬道的尽头就是售票处,票价竟然高达65元。门票印制的还算不错,我向售票员说明情况,希望能保留一张全票,未得到同意,而我也无意继续纠缠,所以使用的门票随手就扔了。既然他们不通情理,我也懒得给他们做宣传。(我们的旅游景点,只把门票当作收钱的工具,而丝毫没留心过门票巨大的宣传作用---
看到一张精美的门票,远比看到“摆渡”上瞎抄的一段话更能激起人们的向往之情!)
【卢宅·主中轴线入口】
【卢宅·院落】
之前,虽然我也下过几次江南,但均是有备而来,具有明确、强烈的针对性,所以其实我从未参观过江南的民居建筑。对其所有的直观印象均来自博客图片,或者电视电影等媒体的个别镜头,因此走进卢宅,是我第一次针对性地走进江南民居。
卢宅的巨大规模着实让我惊讶,她的南北主中轴线上居然罗列着十重建筑,联铺九进院落。这老卢同志纯粹属于“有钱烧的型”的,除了皇宫和文武庙,在封建等级制度极其严酷的明清时期,谁家敢这么盖房子?
呵呵,不过老卢的保密工作做的极好,那皇帝老儿和他的代理人还就没发现,这个就叫“牛”。不过说实话,老卢这院子里住个千八百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谁敢保证这千八百人中就没有一个对老卢同志有意见的?这事一旦泄漏,这老卢家所有人的脑袋“吧唧”就全掉地上了,我觉得老卢住在这房子里真有点哆嗦......
【卢宅·肃雍堂】
而且这院子里还有这么一档子事:上图中的这座房子叫“肃雍堂”,是整个卢宅里构架最精美的房子,也是卢宅的主体建筑之一。外表看上去它是座悬山顶建筑,但是内部却保留这歇山顶的构架形制。
据说,当年老卢为了显示一下自己是“区域性老大”的实力,就把这房子建成了歇山顶的。但是这个事情在当时的制度下,可不像在街上拿板砖拍人那么简单:院子有几进可以瞒得了外人,但是这房顶可谁都看得见哟!这板砖要拍到皇帝头上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情急之下,老卢想了这么个办法:把房顶改成悬山顶糊弄外人,里面的构造依旧来满足自己。


【卢宅·肃雍堂梁架即枓栱后尾】
【卢宅·内宅】
【卢宅·堂屋柱网分布】
别看这卢家大院超级大,但是她的形制却灰常单调,所有的单体组成部分,其布局和形制完全一模一样:一座堂屋加一个天井,两侧以厢房围护。而且所有堂屋的单体构造形制也几乎一模一样,大多是六椽或八椽进深。上图中显示的就是卢宅主中轴线上一进毁坏的院落,可以清晰地看到卢宅中单体组成部分的堂屋和天井的布局情况。属于标准的“三(四)合院组群”,是很典型的中国民居。
【卢宅·山墙构架】
【卢宅·檐下枓栱】
【卢宅·小园】
【卢宅·院落一角】
资料说上,卢宅的总占地面积有5公顷之大,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不过我觉得是可信的。卢宅以坐北(偏西)向南的左、中、右三条中轴线布局,铺列着差不多30座大小院落。我只是沿中间的中轴线从前至后走了一个来回,左右两条中轴线附属的部分,只匆匆看了一眼。脚呢?麻吗?麻了......

【卢宅·院门】
【卢宅·隔扇】
除了大的惊人的建筑规模,卢家大院里另一个扎眼的景观就是她的木雕装修,真是神功造化、精美绝伦。当然,其中很多构件(特别是门窗隔扇等)是开发时补修的,并非都是原物,我原本是不太关注新作品的,但是当我在街上的小作坊里看到所谓“东阳木雕”的雕刻情景时,就不能不对卢宅里所有的新旧木雕油然钦敬起来了。


【卢宅·木雕】


【卢宅·外围景象】
可就是这么一座神奇而辉煌的艺术杰作,却在我的眼里显得那么的孤独寂寞,我在卢宅里足足呆了三个小时,大约中午十一点半才依依不舍的走出来,期间只遇到三个游人和三个工作人员,可见卢宅的处境是灰常不爽的。这个情况可能确实和卢宅高昂的门票价格不无关系。但是更主要的是“社会的理解”和旅游宣传,越国很多粗制滥造的什么“城”,门票价格都数以百计,照样天下闻名,全国各地的“游人”纷沓而至,摩肩接踵,我不是也闻风而至吗?可见门票价格不是主要的。
在去往杭州的路上,我们的随团导游要求看看我的照片,我答应了,就把照相机打开递给她。她认真地翻看着照相机里的照片,当她看到卢宅的照片时,就像早上我和接待方的导游请假时一样,我们也有几句对话:“这是哪儿?”她问我。
“这就是卢宅。”我说。
“卢宅?”她一脸疑惑地问我,“卢宅在哪儿?”
“就在东阳啊。”我说。
“嗳!我怎么没听说过?”他深表怀疑,“我经常带团到这边来,东阳只有横店影视城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