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国之行 --- 后李遗址

(2011-06-21 20:49:55)
标签:

中国古车博物馆

车马坑

齐国历史博物馆

济青高速公路

史前文化

分类: 国保寻踪

【后李遗址】

--- 中国古车博物馆 ---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淄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的淄河岸边,还有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 后李遗址,这个遗址不仅是一处文物保护的具体地点,同时还是一处史前文化的命名源头,叫做“后李文化”。“后李文化”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之一,相对年代距今约8000年,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并试掘,直到公元1988年10月正式大规模发掘后才得到确认,并被正式命名。“后李遗址”中包涵的文化层延续时间很长,在这些文化层中,较为我们所熟悉的是两周时期的大型墓葬遗址,后因修建“济青高速公路”而建造了遗址发掘现场博物馆--- 中国古车博物馆 ---供游人参观。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国保”标志碑】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位置截图】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远观】

    “后李遗址”的地面也没有遗留明显标识,其实这些遗址也确实不是我们这些人能看的懂的东西,但是在寂寞空旷的荒野寻觅千百万年前人类的足迹,怎么说也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因此尽管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耗在荒野中,随手捡拾几块陶片,也是很惬意的事。事实上,早在整整10年前,我就怀着这个稀奇的心情来到过这里,尽管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景致,我依然徒步走过了一大片遗址表面,我想:或许我的某次落脚会正好踩在8000年前的某个先民的脚印上吧......这一次我们在齐国历史博物馆也见到了出土于“后李遗址”的几件原始陶器,也算是我两次寻访“后李遗址”的补偿和补充吧。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人为断面】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十年前的寻找】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十年前拍的“后李遗址”断面】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后李文化”陶器(“齐国历史博物馆”藏)】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中国古车博物馆”】

    作为普通游客,后李车马坑也不算有吸引力,尽管这个车马坑确实很震撼,毕竟这些遗址不如雄伟壮观的塔庙,所以车马坑博物馆门可罗雀,我们在整个游览过程中只见到几名游客,而且都是来去匆匆。这些浸透着中国历史两千年荣耀的古遗址,洗尽铅华后重见天日,把她所知道的所有信息带给今天的我们,所遭到冷遇实在是一种幸运,不是所有的“好东西”都有人喜欢的。比起那些身边车水马龙、眼前烟雾缭绕、脚下垃圾遍地,却并没有几个人真正看的懂的寺庙园林来,车马坑的宁静实在值得庆幸。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车马坑)”】

    后李车马坑就位于“济青高速公路”的路基下面,遗址中静卧着数十匹曾经踏蹄嘶鸣的战马,虽然每天有成千上万辆的现代交通工具在它们头顶驶过,也不曾打扰它们的休息。马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动物,它们曾经是决定和衡量一个诸侯国实力的标志,由它们提供动力的“古代坦克”,曾经很多次去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和走向。可惜这些英勇无畏的“战神”不是战死在敌人的弓箭刀枪之下......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死后两千年仍然被控】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马器残件及复原】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博物馆内陈列的各类车马器构件】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十年前徒步“济青高速”】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齐国之行 <wbr>--- <wbr>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中国古车博物馆)历年发售的旅游门券】
    后李遗址(车马坑)是为春秋时期的一处车马殉葬坑,公元1990年发掘时即被评审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鉴于其规模较大,价值高超,公元1995年在发掘现场建造永久性博物馆原址陈列。遗址内共发掘出大型车马坑两座,东西相连,两坑内共殉葬真车13辆、真马38匹,其数量之多为全国之最。殉坑中的木质车辆虽已腐朽无存,但是随车马配套殉葬的各种质地的车马具均完好保存着,种类齐全,做工精致。如今陈列在博物馆内的很多重要车马具都是复制品了,但是大部分的青铜类车马具还是原物,给人很直观的印象。相比于陕西丰镐车马坑、山西长治车马坑、河南洛阳东周车马坑,后李车马坑确实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此外馆内还陈列了众多的历代车辆复制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