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2010-12-06 00:20:23)
标签:

韩城

大禹庙

大殿

文庙大成殿

前檐

分类: 晋外胜迹

【史带大禹庙】

    其实第一天我们在韩城转悠时,手里甚至没有一张韩城地图,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史带村和梁带村近在咫尺,故而只去了梁带村。第二天当我们弄到韩城地图时,才知道昨天与史带村擦肩而过(事实上,由于没有找到韩城地图,我们第一天的行程中,与好几处要找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擦肩而过),好在史带村距离市区也不远,因此我们从北周原村大禹庙出来以后,就多走了几步来到史带村。我们从村西口进村,史带村不算大,街道也不宽,可能是位于黄河岸边而受地形限制的原因。沿着东西向的大街一直往东走到头以后,左扭头就会看到一顶深远的悬山,这就是史带大禹庙了!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县保”标志牌】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大禹庙右侧地势】

    史带村大禹庙座北向南,她的背后就是史带村村民委员会。大禹庙左后方的围墙上有个小门,门口围堵了几块水泥楼板,但是留有一少半空隙,我们就从这个空隙中爬了进去。院子里杂草丛生,狼藉不堪,可能已经废弃很久了。当我们粘带着满身草刺绕到前面的院子里时,一座古朴雄浑的悬山顶大殿即刻呈现眼前。这是我们此行所见到的最赏心悦目的一座殿宇,她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甚至远远超过了普照寺大殿和文庙大成殿,更不用说其他几座殿宇了。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大禹庙正殿】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正殿前檐】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前檐枓栱】

    大殿的前后檐下均装有铺作:前檐铺作出双杪双下假昂,而后檐铺作为典型的“把头绞项造”,只用栌枓和泥道栱,以替木承托撩檐枋。但是大殿曾作为教堂使用,不知道是否在此期间,把大殿的前后檐做了完全的改观,把前檐枓栱铺作里外拽上的横枋全部拿掉了,但是柱心枋好像还在。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后檐左角柱铺作】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前檐枓栱后尾】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正殿内梁架】

    同样完全具备“韩城元代木架构基本特征”的大殿中,四条粗硕的纵栿和平梁,既未砍削也未描绘,崭新地原状原色地并排叠架在殿内,真的非常美观!

    但是,大部分梁栿下都有清晰的清代修缮时书写的“扶梁签”,而且这些明栿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前后檐铺作的后尾处齐齐“断头”,身首分离,而且分离处两边的颜色差异很大,梁身上光亮鲜明,而梁首部分深暗黝黑。一眼看上去,就好像被人为锯断后进行了替换一样,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形象。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驼峰】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脊槫设置】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正殿右山面及后背】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殿顶的砖雕脊饰】

    我们在韩城所见的众多寺庙中,殿顶覆盖琉璃瓦的情况很少,大多是普通的筒瓦和板瓦,而史带村大禹庙大殿顶的瓦陇顶端甚至连当沟瓦都没有,脊饰部分也是普通的砖雕,尽管这些砖雕构件同样精美。这使得韩城的寺庙虽然简朴纯真,但是与山西的寺庙比起来,确实逊色许多。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大禹庙山门(舞楼?)遗址】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正殿右侧的建筑】

    就像周原大禹庙中的情况一样,史带大禹庙的遗址范围内,也存在看上去是民居形式的建筑,甚至还存留一座虽然简朴,却很完整的照壁。这座照壁就在大禹庙大殿右前方不足五米处,看上去这些建筑虽然比大禹庙的年代晚些,但也绝不是新建的。就像周原大禹庙一样,这个建筑遗迹令我百思不解:她到底是什么建筑呢?莫非是附属的道院建筑,抑或是后来民居入侵大禹庙......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正殿右前方照壁】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大禹庙左侧外观】

    在史带大禹庙的附近也有一处水塘,呈规则的月牙型,池水已经干涸。但是这个水塘和大禹庙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跑到了大禹庙左后方,而不是在正前方。这就使得水塘对于大禹庙建筑的意义,以及水塘和大禹庙的关系更加扑朔迷离了。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大禹庙左后方的池塘】
韩城禹庙群之---史带大禹庙
                           【大禹庙院内看到的黄河】
    史带大禹庙遗迹范围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30米,庙院宽敞舒展,但是仅存一座大殿,其他建筑都损毁无存,不过遗址尚在。在大禹庙院中向正东方抬眼,即可看到伟大的母亲河,此段黄河河道宽广,水流平缓,恰如一位慈祥的母亲挽着自己的宠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