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过于寄希望疫苗

(2020-07-04 12:52:07)
标签:

疫苗

单抗

免疫球蛋白

分类: 随笔

不要过于寄希望疫苗

这个话题好像不太令人振奋。

重庆医科大学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新冠病毒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体内的抗体可能会在康复后降至无法检测的水平。这是他们对37名有症状和37名无症状感染者持续数月跟踪检测他们对免疫应答水平而得出的结论。研究表明,康复后患者体内的抗体IgG会在两三个月后下降至无法检测的水平(没有免疫应答)。

抗体是人体的免疫球蛋白,根据结构的不同,免疫球蛋白分为5种,其中最常提及的是lgGIgMIgG是是Immunoglobulin G的缩写,意思是免疫球蛋白G,同理,后者就是免疫球蛋白M

说到抗体,就一定要说到它的对应概念:抗原。抗原是病毒本身用于感染侵入宿主的那部分蛋白,比如此次冠状病毒的棘突S蛋白就是抗原,就是专门用来劫持人体ACE2蛋白从而得以进入人体细胞。抗体的作用就是先于ACE2来与抗原S蛋白中和、结合、拥抱,同归于尽,中和后的遗体交由吞噬细胞处理,同时发出警报,动员更多的免疫细胞加入大战。所以,抗体与抗原就像电极的阴阳两极,就像化学的酸碱两端,相遇就中和了,成了没有电位差的中子,成了酸碱中和的没有腐蚀性的盐了。

不过,作为抗体的免疫球蛋白lgGIgM,其作用和特性是不同的。

IgG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胎盘渗透,所以,它可以是先天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当然也可以是后先通过感染或疫苗获得,在血清蛋白中占比较大,在血清中存留的时间较长,甚至一生。但IgG形成的较晚,一般在病毒感染后几天才能检测到,它是在病毒被巨噬细胞、淋巴B细胞吞噬撕碎处理成蛋白肽碎片,再提交给胸腺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产生相应抗体。我们接种疫苗就是为了产生这种抗体。

IgM分子量大,只能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白蛋白,它是在病毒感染时针对病毒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人体早期感染的重要标志,与病毒肉搏并光荣牺牲(中和)的主要是它们。随着病毒消失人体康复,血清中的IgM也就随之消失。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

不要过于寄希望疫苗

针对病毒,人们研发了三种武器:药物,疫苗和单抗。

目前已知针对冠状病毒的药物依然是“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这个药物是吉利德公司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发的,三期临床时正好赶上这次同为冠状病毒的疫情,于是在武汉获得成功。瑞德西韦的药理是抑制冠状病毒的RdRP蛋白在人体细胞内的复制和增殖,属于细胞层面的抑制剂。相当于把病毒囚禁在细胞内困死。这个药刚刚上市,比较贵,一个疗程6支大概3000多美金。且目前只供应美国本土病人。

疫苗种类比较多,有早年的活体病毒的如天花疫苗牛痘,有减活和灭活(失去活性)的病毒疫苗,中疾控的疫苗就是灭活疫苗,有用病毒分割重组的,陈将军的就是重组疫苗,还有人工合成的病毒核酸制备的疫苗,最受期待的就是这种核酸疫苗,包括美国信使公司的“mRNA-1273核酸疫苗和英国的“牛津疫苗”。还未上市就被预定了数亿支。

疫苗不是药物,不是用来杀灭病毒的。相反,疫苗是模拟病毒的,用来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接种疫苗相当于可控的或模拟的受到病毒感染,人体迅速形成抗体,就像在血液系统中布置了巡逻兵,一旦发现病毒就立刻报警并发起攻击。从而让人免于病毒感染。

单抗是单克隆抗体的简称,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具体说,冠状病毒单抗要针对的不是整个抗原S蛋白,而是S蛋白表面在劫持人体ACE2蛋白中起关键性决定性的那些基因片断。如果S蛋白是伸向人体细胞门把手ACE2蛋白的魔爪,那么单抗的作用不是去斩断它,而是对准魔爪中起关键作用的部位开枪狙击。在S蛋白核酸蛋白链中的关键基因可能有好几个,科学界们的研究就是把它们找出来,切断了它,就好比让魔爪的最主要的指关节断掉了,废了。所以,单抗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在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经常听到的靶向药物,它是有具体靶标的。

最早发表这方面论文的是荷兰科学家。他们发现,嵌合47D11H2L2抗体与病毒S蛋白结合的强度远高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从而有效的在其与ACE2结合前就中和了它。中疾控的高福团队和清华大学团队也在单抗研发方面取得突破。

中和抗体既可以作为药物使用去中和已经感染的病毒,且更安全更具针对性,也可以作为短期疫苗使用,类似流感疫苗,保证在三个月内不被感染。

然而,无论是疫苗还是单抗,都面临两个难题:病毒的变异和抗体的持续性。

白宫首席医官福契透露,最早从欧洲传播到美国的病毒毒株D614”已经突变为目前席卷美国的病毒“G614”,其传播率提高了三到九倍,但好消息是发病率和转重症率下降,更多的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这种突变给正在研发的疫苗带来了不确定性,也给单抗提出了难题:原来确定的靶标是否依然有效。

而抗体在免疫系统中持续的时间已经为文章开头的重庆团队数据证实,非长期,非终身。要证实这个论断其实很容易,陈将军的疫苗一期临床是316日接种的,现在三个多月过去了,陈将军应该能够公布志愿者体内抗体应答水平了吧!

这没有什么可意外的,有些疫苗如脊灰、天花,其抗体是终身免疫的,有些,如流感疫苗,就是短短几个月,每年都要接种。而接种流感疫苗,都是在入冬前的11月份,早了没用。但讨厌的是,流感一般都是在冬季流行,可以预见,而冠病的流行,目前看,没有季节性,这就给接种疫苗或单抗带来了新的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