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记

标签:
黄斑病变眼底造影 |
分类: 随笔 |
你怕打针吗?
抽血验血时,你是看着护士往胳膊上扎还是吓得别过脸去不敢看?
如果往眼珠子上扎?而且还得让你自己瞪眼瞅着扎呢!
这是我前不久就刚刚经历过、往后还得一次次经历的恐怖,说出来吓死你!
因为最近眼睛看东西出现一些问题,到就近的平安医院做了个检查,医生说是眼底黄斑病变,说这是个老年人常见病,但我的视网膜已隆起变形,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失明的危险。我问怎么治,她说得往眼底打针。但平安医院做不了,得上人民(医院)。我问得打多少针,她说基础的是三针。
往眼睛上打,而且最少得打三针!心,立刻就揪起来了!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为了我的晚年不在黑暗中度过,还得硬着头皮去人民。
别看这小小的一针,不论是药水还是技术,都是从人家国外进口的,北京原本只有两家被授权使用,现在扩大到包括人民在内的四家了,都是三甲,而且实际操作的医师都是到国外培训过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也是,直接往眼珠子上打,而且又是这么贵的药,不严格点儿能行吗?
至于说到打这一针,那更是历尽千辛万苦!
先说挂这个专家号就费劲,到人民一问,专家去意大利讲学去了。窗口挂预约号也说近期没有。幸亏在大厅下载了一个人民本院的APP,好歹预约上一个。
专家就是专家,身边助手就有两个,一个叫号、初查、散瞳,一个开眼底CT扫描(OCT)检查单。到那儿一看,人乌泱乌泱的,都是作OCT的。好容易拿到OCT片子坐在专家面前,看了看,说,黄斑病变,还得作眼底视网膜造影和眼底血管造影。得!又是两项!只好再预约下周专家门诊看检查结果出来后的进一步治疗。
终于确定要打针了,专家开出药费、打针费、麻醉费等一系列缴费单,让到“大厅9号特殊治疗窗口”交费,排了半天队,单子递进去就给扔出来了,简单一句,“到住院大楼去办!”臊眉搭眼出了门诊大楼,进到住院部,果然也有个9号窗口,也写着“特殊治疗”。可刚递进去又给扔出来了:“交费单子上盖大夫的小章”;“到地下一层档案室复印OCT片子”!硬梆梆两句话,又得屁颠屁颠楼上楼下的跑。
因为深度散瞳,不敢睁眼,被太太拉瞎一样拉着走。找到个座位坐下,太太去复印。和银行一样拿号排队。听到叫号,赶快把片子从小窗口递进去,可,又给扔出来了,“身份证!”复印个片子也要身份证?!太太赶快来找我。号过了,只好重新拿号。
到了约定打针的日子,忐忑不安的踱到候诊室,想不到有那么多人等在那儿了,都是打针的。挨个验明正身后,我们这些病号被领到手术室,家属们抱着外衣跟在后面。一道大门,家属被隔在门外,眼巴巴的看着我们被带进去,像看守所门外探视的亲属。
躺在手术台上,刚来得及想:“不会把我麻翻在这儿吧?”一块大手术布就劈头盖脸蒙了上来,只留一个杯口大圆孔把要打针的右眼露出来。
脸被蒙着,喘气有点儿费劲。大夫坐在脑后头顶的位置,看不见。眼睛被一遍一遍的涂抹麻药,然后上下眼皮被撑子撑开,固定。估摸着这就要开始了,心跳有点儿快。头顶上方传来了戴着口罩的简单指令:“睁眼”;“看着上面的白灯”;“别动了!”话音刚落,一只注射器突然出现在前方,一声“别动!”针头就在眼前骤然放大,悠的扎进眼睛里,一滩药水遂即在眼中荡漾开来,像荷叶上的雨水,边缘清晰但不规则的一小滩,在眼中、在心头,荡来荡去。
眼前再次一黑,贴上一块防水胶布。“起来,走吧!”有人轻轻拍了一下肩膀,有护士搀扶着走过长长的走廊,交给门外苦等的家属,像解除了羁押的嫌疑人。刚想转过身去说声“谢谢啊”,人已经不见了。
前面光说了药贵,具体数额还没交代:一针药水5800,打针费1000多,麻药80,眼底造影、CT等检查费1500,七七八八算下来,打这一针,八九千块钱就没了。好在之前打听过,带的够用,知道一进医院大门,兜里的钱瞬间就变成了纸,像刘谦的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