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分类: 午后斜阳 |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当你老了 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只有一个人还爱着你
爱你脸上苍老的皱纹
这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2015年春晚,莫文蔚演唱了根据这首诗创作的同名歌曲,《当你老了》,但歌词作者却标着赵照。这样不好。因为这首诗并不冷僻,很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大文学家的不同译本,有冰心的,有前不久去世的《乡愁》的作者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有杨牧的,而流传最广的、被认为是最好的是袁可嘉的译本,最打动人心。歌词和袁可嘉的译本如此接近,难免不使人想到他。
一个不留神,我们也老了,篇头的照片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元宵节我们三个同年的荒友过我们的70大寿。
转眼古稀,枝头的生命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的凋零,千金万金的保健品护肤品也阻挡不住时光从指缝间一点一滴的、执着的流失。可你在我们的脸上读不到一点儿伤感和悲切,相反,依旧一脸灿烂,我把它标称为“史上最灿烂的70生日照”。我们用这样的方式问候自己:“你好,生日快乐!”
事实上,从莫文蔚2015春晚放歌至今,三年时间里,又有近3000万人“当你老了”。据民政部门的统计,那一年的中国, 60岁以上老人达到2.2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而且每年递增900万。
此前,我们这些老年人从来没为自己的养老考虑过,因为,几十年来,国家都在信誓旦旦的对我们保证,“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但前两年,趁我们不注意,口号改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再后来干脆说“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
可是,可是,自己怎么养老呢?不能只有口谕,没有明旨吧。终于,明旨下来了。根据民政部宣读的旨意,以后的养老规划就是9073。具体说,就是 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
呵呵。
明确是明确了,可要对号入座却难了。
养老机构有两类,政府办的和企业办的。政府办的,条件差,服务人员素质差,口碑更是极差,而且排号已经排到你死后了。条件好设施完善的养老院也有,可收费也不低,所以前提是你要有钱,而且不菲。但,有钱就能确保无虞吗?难说!这样的养老机构多数都是大保险公司,大房地产开发商办的,你去参观考察,一定是山青水绿的,一定是窗明几净的,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外观很性感,内里却很骨感。因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办的,所以肯定要面对的问题是,能盈利吗?可持续吗?事实上,目前这些养老项目都挣扎在盈亏平衡点上。还有一个绝对回避不了的国情是,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我们是未富先老,而养老产业初期的过高投入,维护成本居高不下,获得的收益是否够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是否够提取法定的折旧和基本设施维修更新基金,能不能持续给日益增长的高素质维护和服务人员发工资,能不能给迟迟见不到分红的股东一个交待,这些都是一睁眼就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已经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普遍反映,这是一个慢、贵、不赚钱的产业。所以你要搞清楚的是:你和这个养老院相比,哪一个存活的更久些。
你可能想,那我就社区养老呗,当那7%去。劝一句,先别急着作决定,先整明白了再说。这里的社区养老可不是你概念中的,到社区服务站雇个保姆,请个小时工之类的,人家这个学名叫“嵌入式社区养老”。具体说,也是由大公司成了专门的社区养老服务公司“嵌入”你所在社区为你提供特色服务,服务公司会根据申请人在精神、价值、健康、生活四大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包括喘息服务、日托照料、营养餐、居家服务、健康管理、康复理疗、养老巡视、长者学院、娱乐活动、心理慰藉等十一个服务项目的系列服务。怎么样?看明白了吗?这一长串的服务,你是不是联想到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没完没了》里傅彪所遭遇的那一系列定制服务啦?你是不是已经感觉活的太麻烦而打退堂鼓了?
还是踏踏实实随大溜,当那90%吧!因为这90%谁也不指望,也指望不上谁:不指望国家,不指望企业,不指望社区,更不指望子女,只靠自己。而且,好像,靠来靠去,最后只有自己靠得住。
如果你决定随大溜了,那就记住我常说的,要有“四老”:老底儿,老窝,老伴,老友。
老底儿,就是捂紧了你的钱包,别都给儿子买了婚房,给孙子买了学区房,要给自己留足了花钱看病买药的钱,留足了买火车票去杭州苏州游山玩水的钱;留足了进稻香村买点心打牙祭的钱,留足了偶尔下趟馆子吃碗红烧肉解馋的钱;
老窝,就是你住了十几年几十年已经很习惯了的住所,别管多大多小,闭着眼睛都知道花镜在哪儿,电视遥控器在哪儿。千万别为了迁就子女把房子给了他们,自己却老了老了的居无定所;
老伴就甭说了,这么大岁数了,也别打情骂俏了,也别吵吵闹闹了,更不要随便摔东西,现如今京城里已经找不到老手艺人了,一旦摔破了,你都找不着个锔锅锔碗的来给你锔上了。相敬如宾就好了。一旦形单影只,便会陡然增加对生活的恐惧;
其实,四老里面,最难得的是有老友。真正的老友,要么是多年的同学,要么是当兵的战友,要么是插队的知青,其他什么牌友,舞伴,绝不可能列入老友,应景行,老友的不行。其实要分辨是不是老友也很容易:你是不是经常惦记他,他是不是经常惦记你,聚会的时候是不是总提起几十年前的那点儿陈芝麻烂谷子,如果是,那就是老友了。
老友的情感也是需要经营的,而最好的经营方式就是每年聚会几次,喝点儿小酒,相互揭发点儿年轻时候的糗事,哄堂一笑,然后各自回家,诺,就像照片上那样。记住:别轻易缺席!别不当回事儿!
一组四世同堂:
去年的花籽
今年的刚刚开始凋落
含苞的已经急不可耐的要绽放了
更幼小的花苞也努力探头探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