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撒哈拉的文明 图坦卡蒙的诅咒

标签:
帝王谷图坦卡蒙的诅咒拉美西斯六世美尼斯卢克索底比斯 |
分类: 漫游札记 |

记得我曾在这个系列第一篇中说到,图坦卡蒙陵墓的发掘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没有之一。现在我仍这样坚持。
图坦卡蒙,埃及第十八王朝最后一位法老,9岁登基,18岁去世,被称为少年法老。就是这样一个早夭的法老,却能和埃及历史上最有作为、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齐名,无非是因为他陵墓里出土的五千多件稀世珍宝精美无比,价值连城,尤其是其中惊世骇俗的黄金面具;无非是因为已知的埃及历代法老中陵墓唯一没有被盗掘从而奇迹般的保存了三千多年的文物依然新鲜如初、亮可鉴人;无非是因为自从发现他陵墓中的咒语后竟有十几二十位参与发掘的专家学者及其家人死于非命。
故事要从上世纪初叶说起。
上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和他的资助人卡纳冯勋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查找到历史上有记载却从未发现过的图坦卡蒙的陵墓。他们清理掉墓门外堆积如山的岩石,仔细清理出墓道中的土石。墓道的尽头是一道封闭了三千多年的巨石墓门。卡特小心翼翼地凿开墓门的一角,用颤抖的手举起电筒向里看去,惊骇的半天说不出话。卡纳冯憋不住问道:“你看见了什么没有?”卡特转过身子,结结巴巴地说:“我、我看见了一个、奇迹!”
他看到的确实是一个奇迹,一个穿越了三千年历史的奇迹。
奇迹塞满了整个墓室!墓室很小:两辆包金的战车,两张镶有各色宝石的王座,3张四周饰有巨大镀金狮子和怪兽的金床。两个真人大小、相对而立的黑色卫士雕像,身穿金裙,手执锤矛。巨大的棺椁,数不清的箱子和笼子,把墓室塞的满满当当。经清点,里面的宝物多达五千多件,包括珠宝、工艺品、项圈、护身符、戒指、金银手镯以及各种宝石。其中还有两把短剑,一把是金的,另一把是金柄铁刃的。后一把极为罕见,因为埃及人那时候刚刚从北方赫梯族那里学会冶铁,不过,还是比华夏民族早了整整一千年。
整个墓室就像一个收藏极为丰富的博物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法老的棺椁。棺椁共七层,外面四层是刻满人物图案和象形文字的包金乌木长方形棺椁,内层是两个套叠的人形棺椁,也是包金的,最里面的就是著名的图坦卡蒙人形纯金棺椁。法老安详的双手交叉胸前,手持代表最高权力的钩锁和枷杖,整个棺椁的制作极尽精细和奢华。上面写着少年法老的名言——“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打开这个纯金棺椁,就是法老的炭黑色木乃伊了,那个举世闻名的黄金面具就罩在法老头上。
图坦卡蒙的全部珍宝都保存在埃及博物馆,我已经在这个系列的第二篇《斯芬克斯之谜》中尽可能的展示了。墓穴中只保留了法老的木乃伊和贴身的纯金棺椁,确保他可以继续在这个已经沉睡了三千年的地方继续沉睡他的下一个千年。
偶一抬头,卡特发现墙壁上的一行铭文:谁打扰了这位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降临他的头上。阴森之气立刻弥漫在墓室中,不祥的预感啃噬着每一个在场人的心。果然,没过多久,资助人卡纳冯勋爵就死于蚊虫叮咬,死前,勋爵曾痛苦的大喊,我听见了他的召唤,我要随他而去了。当日,开罗全城突然停电。更诡异的是,他的伤口溃烂处和图坦卡蒙法老脸上的伤疤如出一辙。之后,卡特最重要的助手、考古学家亚瑟·梅斯也不幸遇难。他是帮助卡特打通图坦卡蒙陵墓最后一堵厚墙的人。之后同样死于高热的还有卡特的另一位助手迈斯和贝瑟尔,他的父亲听说了儿子的死讯后,跳楼身亡,而运送老贝瑟尔灵柩的马车又在途中轧死了一名8岁儿童。之后,勋爵的妻子又同样死于蚊虫叮咬,而且竟然也是同一部位:左脸颊。
厄运并未结束。这次是护理过卡纳冯勋爵的护士,同样死因不明。还有和勋爵一起进过陵墓的老友、美国铁路业巨头乔治·杰戈德;法国埃及学家乔治·贝内迪特、勒·弗米尔教授、英国实业家乔尔·伍尔、意大利考古学家贝尔沙尼、南非富豪、美国实业家马尔、德国医生和科学家比哈兹、卡特新聘用的助手麦斯教授和埃普林·霍瓦依特博士等等,他们都是在参观了图坦卡蒙陵墓或入内考察之后送了命。
四十多年后的1968年,解剖学专家齐伯尔特·德利教授为图坦卡蒙木乃伊拍摄了X光片。而他,也在第二年离奇去世了。
也是在六十年代,应法国请求,准备把图坦卡蒙墓葬的部分珍宝运至巴黎卢浮宫展出。埃及主管文物的官员穆罕默德.亚伯拉罕因为非常恐惧图坦卡蒙的诅咒而拒绝在文件上签字,但最终还是迫于压力而签字同意了。结果刚一离开签字会场就被一辆不知来自何处的汽车撞倒身亡。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这批文物去英国展出,签字同意的埃及博物馆馆长和此次展览的承包商均暴病身亡。
一时间人心慌慌。
事情并未到此结束。为了解开法老年纪轻轻就突然死亡的原因,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005年,也就是墓葬开启以后八十多年,埃及组织考古界和医学界专家联合对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进行CT扫描,然而,接运法老的车队刚到“帝王谷”就遭遇了一场夺命车祸,科学家们都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运抵开罗医学院准备进行CT扫描时,负责CT扫描的计算机却突然罢工;好不容易让计算机重新启动,只进行了15分钟的扫描就草草收场了。而就在开罗磕磕绊绊的进行扫描的同时,三百公里外的帝王谷却突然狂风大作,黄沙漫天!这让从不信邪的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竟然也在委员会作证时说:“我想我们应该对‘法老的诅咒’抱以某种敬畏。”
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的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将都城从阿斯旺迁往下埃及的孟菲斯。法老们纷纷建高大的金字塔来保存自己的木乃伊和无数珍宝。但巨大的金字塔也实际上在告诉盗墓贼们他们的目标所在。公元前2000年,上下埃及再次统一于第十一王朝,都于孟菲斯上游300公里的底比斯。此后的1000多年,法老们放弃了建高大的金字塔,而选择在都城底比斯以西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的岩石山谷里修建陵墓。据统计,共计有62位法老葬在此处,因此后人把这里称为“帝王谷”。
虽然这些帝陵和中国的皇帝陵类似,也有墓道、墓室,但地上部分却完全不同。中国的帝陵,一般都会有神道、石像生、正门(文武门)、碑殿、享殿、明楼、宝顶(封土)等,而埃及的法老们则一概不建这些地面建筑。也许,是不想让盗墓贼找到线索;也许,是古埃及文化所致。埃及人认为,法老本身也是神,是神在凡间的人形代理。法老去世,不过是做成木乃伊后乘坐太阳船去了上天,过后他们还要回来的,那个生命钥匙就是他们回来时开门用的。所以,地面上的东西对他们没用,反而招贼。倒是墓穴里面的壁画和珍宝,远比中国皇帝的奢华的多。
也正因如此,尽管陵墓隐藏在荒山野岭,还是没能挡住盗墓贼的光顾,除了图坦卡蒙,所有的墓室都是空空如野。只留下墓道、墓穴里依然崭新崭的浮雕壁画,似乎就在昨天才画上去的。
我们参观了其中三个陵墓。墓道很长,坡度也很陡,显然开凿到山体很深很深的地方,往返一趟得半个多小时。所以导游甚至提示一些年龄大的游客,如果体力不支就不要入内参观了。不过我建议还是要进去看一下,尽管珍奇宝物都被盗一空,但墓道两侧和墓穴壁上满满的壁画浮雕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由于是在地下,空气又十分干燥,所以这里面的壁画远比神庙中的完好,且颜色格外鲜艳。只可惜里面禁止拍照且看管的很严,没法偷拍。对于盗墓贼来说,这些壁画当然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统治过这里的英国法国来说,那可就太不一样了。在他们的博物馆里,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不仅大量保存着来自埃及的法老雕塑、人形石棺、木乃伊,还有很多很多来自法老墓穴的壁画。在大英博物馆,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埃及棺,那里的文物多得不得了。这里只能贴两张当年在大英里拍的参考一下。



当然,还是图坦卡蒙墓穴中的壁画更鲜艳,毕竟它比所有的墓穴晚打开了三千年。那么,为什么只有它成了那个幸运的唯一呢?
两个原因。首先,他死的太早了,18岁就突然死了,根本来不及开凿陵墓,于是临时征用了一个祭司的半成品。祭司的级别怎么能和国王相比呢?自然是小得多了。就说墓道吧,连别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由于太小,根本没人注意到。于是,就在他墓门的上方不远,拉美西斯六世就开始开凿自己的陵墓,还非常大,结果凿出来的废石块很快堆满了半个山,厚厚的覆盖住了图坦卡蒙的墓门,此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了。而他也就因祸得福,稳稳当当的在这里沉睡了三千年。这当中,也许他曾经用那把生命钥匙回来过,但是墓门实在堵的太死了,根本推不开,又没人帮着,只好就又回天上去了。
我就想了,一个早夭的少年法老,又是借用别人的小墓穴匆匆下葬,留下来的珍宝尚且让我们惊骇不已,那些在位几十年的长寿法老们,当年他们的墓中得有多少奇珍异宝啊!!


.

我的镜头对准了其中一个特别活跃的商贩。
先送你一个看似纯朴的迷人微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