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循着圣人的足迹  酒红色的寂静

(2016-02-02 21:26:30)
标签:

约旦哈希姆王国

瓦迪拉姆沙漠

阿拉伯的劳伦斯

贝都因人

沙漠宗教

分类: 漫游札记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好了,现在该正经说说约旦了。

其实,被阿拉伯国家三面包围的以色列,关系最踏实,也是最早踏实的就是东面的约旦。

查了一下中文的百度百科,说约旦原来属于巴勒斯坦,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这个地方,历史上就没有一个叫巴勒斯坦的国家,前面说过,巴勒斯坦这几个字是希腊语“腓力斯人的土地”之意,而“腓力斯”是希腊语“海上民族”的意思,生活在爱琴海一带,后来凭借其快船和铁制兵器到西亚北非的沿海攻城略地,他们就把被他们占领的地方称作“腓力斯人的土地”,也就是希腊语的巴勒斯坦。后来在以色列一带被犹太人大卫王打败,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腓力斯人”在此建国。而且,腓力斯人是海上民族,只在沿海骚扰,从未扬短避长的深入沙漠腹地的约旦河东岸,真不知道这个“百科”听谁说的约旦原属巴勒斯坦。

事实上,恰好应该反过来说:巴勒斯坦曾经属于约旦。历史上,自从犹太国被亚述人,巴比伦人灭国后,西亚北非这一带就没有过什么独立的王国了,都是占领这里的庞大帝国的行政领地,包括早年的马其顿帝国,波斯帝国,塞尔柱帝国,罗马帝国。后来,阿拉伯帝国统一了这块土地,划作它的叙利亚省。再后来,就是庞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马士革省。第一次世界大战,统治这里六百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被肢解,英法两国瓜分了大马士革省,北边的分给法国,就是后来独立出来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南边的分给了英国。英国把南大马士革省沿约旦河一分为二,约旦河西岸叫巴勒斯坦(内约旦),英国人自己管;河东叫外约旦,扶植起一个沙漠埃米尔酋长当国王,有限自治。外约旦国王不断的和英国谈判,不断的争取更多的独立权。1948年,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以色列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外约旦趁机占领了约旦河西岸英国人的巴勒斯坦,把它合并到约旦河东岸的外约旦,正式更名为约旦哈希姆王国。这就是现在的约旦王国的全称。20年后因为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打败,不得不把抢来的巴勒斯坦地区又还给以色列。现在的约旦国土基本上就是原来的外约旦领土。所以我说巴勒斯坦原属约旦是有历史根据的

约旦国王侯赛因是个精明务实的君主,他最早意识到要和以色列和平共处,最早和以色列签订了和平协议。和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关系都很好,经常在国际社会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居中调停。虽然同为阿拉伯国家,但和中东的大多数穆斯林国家比起来,约旦王国比较开放,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裕。

约旦基本上是个内陆国家,只在南端的红海的亚喀巴湾有很少的一段海岸,建有唯一的海港。约旦地处沙漠,农业畜牧业也不发达,而且基本上没有石油等矿藏。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却能让人民过上相对稳定富裕的生活,主要依赖三个方面的来源:首先是外援,其次是发展教育增强外出打工人员的竞争优势,再有就是发展旅游业。

以和平换外援,约旦每年从美国和以色列获得的援助有十来亿美元之多,但是作为一代明君,侯赛因国王把这些钱基本用在修建公路,给百姓修建住宅,再有就是兴办教育。而约旦的旅游业基本是和以色列这边的机构联手发展,我们在约旦的行程就是由以色列的旅游机构代理的。

可能很多人跟我们一样,之前并不知道约旦有什么旅游资源,这次去了才知道,约旦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今天先介绍其中之一的瓦迪拉姆沙漠。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瓦迪拉姆沙漠位于约旦南部,占地74000公顷,瓦迪拉姆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酒红色沙漠”,名实相符,它确实如它的名字那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酒红色沙漠以及沙漠中同样颜色的岩层、悬崖、拱形结构和峡谷。这可能跟山岩和沙砾中富含红色的三氧化二铁有关。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但其实,瓦迪拉姆早在此前半个世纪就已经出名了,因为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这部奥斯卡和金球双料金奖电影的取景地就是瓦迪拉姆。

然而,在瓦迪拉姆沙漠游览,你会感到自己被一种说不清的恐怖氛围包裹着,挥之不去。

恐怖,来自这里的寂静和怪诞。

先来说说这寂静。

寂静可怕吗?寂静不可怕,有时还可能表现为一种宁静的美,但是,如果寂静到没有风声,没有水流,没有鸟叫,没有虫鸣,没有犬吠也没有狼嚎,什么声音都没有,把你扔在这空无一人的红色旷野,周围一片死寂。你,真的不会感觉到一丝恐惧?抬眼望去,空气在沙漠的炙烤下微微抖动,远处的山峦和沙丘透过抖动的空气在轻轻颤抖,在轻轻战栗,你甚至不知道那是现实的峰峦还是海市蜃楼的幻影抑或是自己产生的幻觉。你,真的不会感觉到一丝恐惧?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除了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沙漠,这里还有很多红色的乱石、悬崖和峡谷,形状各异:像丛生的松茸,像烧焦的木柴,像瘆人的骷髅,像印度教的佛塔,更有些岩壁我简直无法形容,看上去就像有人把大量浓酸泼洒到岩壁表面,岩石被溶解成深红色的泥浆,往下流淌,风一吹,泥浆又干巴了,留下一条条、一片片血色的泥雕,镂空的贴在岩壁上,诡谲怪诞,匪夷所思。

一走进峡谷,刚才还火热的阳光立刻就退避三舍了,凉气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淡紫色的雾霭弥漫在峡谷巨大的阴影里,感觉阴森森的,突兀的岩石猛然从头顶上方探了出来,一脸狰狞,冷不丁吓你一跳。而岩壁上年代不可考的古老岩画更为这里蒙上了一层神秘。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岩画同时也在提示你,并非渺无人烟。果然,在岩石后面,在峡谷深处,我们看到了黑色帐篷,骆驼,狗,还有炊烟,这里是千百年来游牧此地的古老游牧民族贝都因人的家园。可能是怕打破了这里的寂静,贝都因人的骆驼都是不戴驼铃的。当然,如果你能如我们一样,在贝都因人帐篷里的火塘边席地而坐,喝一小杯加了不知名香料的阿拉伯苦咖啡,相信你再也不会忘记这次经历。

也许是这阿拉伯咖啡有什么特殊功效,灵光一闪,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三大一神论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发源于西亚的这片干旱的沙漠,为什么人们把这三大宗教称作沙漠宗教。先人们身处沙漠腹地,长年累月的面对饥渴、死寂、广袤、怪诞,难免产生幻觉,难免对无法理解的超自然神力产生敬畏,当他们带着这种敬畏仰望上苍时,一神论宗教就在越来越多的不知不觉中诞生了。不信,你盯着这些照片多看一会儿,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发生。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找得到我吗?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我们一直认为岩层凹陷处坐着个人,低着头,背对着我们。错觉就是这么产生的。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塔利班?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贝都因人和他们的骆驼。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骆驼与皮卡齐驱,丹沙共赤崖一色。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贝都因人的帐篷。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戈壁深处有人家。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红色山岩中往往夹杂着棕黑色夹层,不知道是不是油页岩。要是就好了。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贝都因人的火塘。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循着圣人的足迹 <wbr> <wbr>酒红色的寂静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