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海岸看美国 阿罗哈,夏威夷!

标签:
夏威夷瓦胡岛火奴鲁鲁基拉韦厄火山珍珠港 |
分类: 漫游札记 |


从这篇开始,恢复以往惯例,按照行程顺序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顺着照片的先后边整理边写游记。上一篇华盛顿算是个例外。
选择有夏威夷的旅游线路缘起上次南美之行。看了智利复活节岛的美丽海岛风景,有团员说,很类似夏威夷的景观,所以带着这样的眼光踏上夏威夷。此外,还有两个很期待的目标,一个是凭吊一下珍珠港,那里牺牲的数千美军将士改变了整个二战的战局。还有就是位于夏威夷的基拉韦厄活火山,想体验一下炽烈的熔岩从脚边流过的感觉。然而,这三个目标全都落空了。
先来澄清几个概念吧,虽然都是夏威夷,却各有区别:夏威夷群岛;夏威夷岛;瓦胡岛;火奴鲁鲁;檀香山。估计没有几个人说的清楚。
夏威夷群岛是美国的一个州,位于太平洋中心地区,北回归线穿岛而过,由8座有人居住的岛屿和众多无人居住的小岛组成。最大的岛屿是位东南端的夏威夷岛,但一般都叫它大岛(Big Island),著名的基拉韦厄火山就位于大岛上。夏威夷州的行政中心位于瓦胡岛上的火奴鲁鲁区,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也以火奴鲁鲁代称瓦胡岛(也有译作欧胡岛的)。而早年移居火奴鲁鲁的南洋华侨多经营夏威夷特有的檀香木,所以就把这儿称为檀香山了。
基拉韦厄火山位于大岛上,可从瓦胡岛乘夏威夷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400美元自费项目。别看报价不低,由于想去看火山的游客太多,机票非常紧张,经常订不到票,我们也是得到消息后从国内提前一周预定的。但是,但是!我们在电视里在图片里看到的橙红色熔岩,温柔喷发,缓慢流淌,流淌到海里激起冲天水汽,这些其实并不是基拉韦厄火山的常态。作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虽然数十年来它一直在喷发在涌出岩浆,却不是每时每刻。积蓄的岩浆多了,它就从火山口里涌出,流淌,然后,它会停歇下来慢慢积蓄力量。这时,没有流到海里的岩浆就以流淌时的层层波纹形式凝固下来,形成一个薄薄的满是裂缝的壳,雨水渗透进去,遇到下面炽热的岩浆就化作蒸汽喷射出来,这就是我们在大岛看到的火山,一座四下里都在冒烟(水汽)的活火山。这才是基拉韦厄火山的常态。


仅此而已。
一个人花400多个美子看冒烟,值吗?说不上。反正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我上去了。看见什么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见了。
行程中有珍珠港公园,去了以后才知道,又上当了!那并不是珍珠港,而只是一个叫“珍珠港”的公园,珍珠港还在海湾的对面,现在仍是不能随意进出的美国海军基地。从航班上看到,有两艘航母停泊在港内。而且,美国最先进的移动式雷达、海基X波段雷达也停泊在珍珠港。雷达安装在一座改装的海上钻井平台上,上面顶着巨大的白色圆球。120米长、80多米高的一个庞然大物在海上格外抢眼。这座海上巨眼平台功能十分强大,在海面上航行时,其扫描范围远超普通雷达,能探测和跟踪在3500-6000公里外飞行的弹道导弹。(见篇头)
另一个看点是珍珠港事件中被炸沉的美国大型战列舰亚利桑那号,它被完整的保留在海底原处,透过海面清晰可见,同时被保留的还有1177名随舰一同沉入水下的美军海军官兵遗体。他们刻意没有被打捞,永远在他们心爱的战舰上服役。

亚利桑那号沉没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白色马鞍形的纪念馆,横跨在军舰上方,人们可以直接观看水下的沉船。但是那天我们没有预约,所以没能入内参观,留下一段遗憾。好在距它1000码处的密苏里战舰清晰可见,被我收入镜头,算是弥补了一些损失。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受降仪式就是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代表美国签字的是尼米兹海军上将,代表盟军签字的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麦克阿瑟签字时,特意安排当年他因撤出菲律宾而替他被日军俘虏的美军温赖特将军和英军珀西瓦尔将军站在身后的荣誉位置,然后动用5支笔签署受降书。第1支笔写完“道格”即送给温赖特将军;第2支笔续写”拉斯”之后送给珀西瓦尔将军;第3支笔签完“麦克阿瑟”后送交美国政府档案馆;第4支笔签署其职务后送给母校西点军校;第5支笔是从军服口袋内掏出的一支粉红色小笔,签署完其军衔后送给他的夫人。这感人的一幕为世人牢记。
在并入美国前,夏威夷是波利尼西亚人的王国,他们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夏威夷,火奴鲁鲁,瓦胡岛,这些就都是波利尼西亚语。那几天,导游都会反复的教我们同一句波利尼西亚语:阿罗哈!很多景区也都有大幅的阿罗哈标语。当地也反复播放一段名为阿罗哈的宣传视频,介绍夏威夷的风景和人文。
阿罗哈的含义很宽泛,大致是问候,欢迎,问好,祝福,美好生活。它基本上涵盖了夏威夷人民对朋友的祝福,也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生活的期盼。在这里,我也想用这句波利尼西亚语表达对夏威夷的问候:阿罗哈,夏威夷!
.大岛火山熔岩多为黑色,所以就形成了这里独特的黑色沙滩。
这是我们乘坐的观光潜艇浮出水面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