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说俩伍

标签:
武当山紫霄宫南岩宫太子坡玉虚宫 |
分类: 漫游札记 |


俩伍,昨天说了一个五台山,今天再说第二个伍,武当山。
关于武当山,网上有太多的错误,实在是应该加以纠正,以免误导更多的武当山游客。
先说火车站。
网上说,武当山车站离景区很近,两公里不到,有大巴车5分钟可达。这个说法不能算全错,但那是老黄历了,民国时期的。武当山原来是有一个火车站,离景区也确实很近,但是,后来修动车高铁的时候,当地一个土皇上镇长狮子大开口,跟铁道部要60个亿的补偿。铁道部怒了,大笔一挥,不但撤销了动车路线上的车站,而且把原有的那个车站也撤销了。所以,现在通了动车却是风驰电掣呼啸而过,只能坐绿皮车去,路过武当山也不停,而是停在20多公里外的六里坪车站,一个荒凉的村镇小站。
车站是你见过的所有乡间火车站模式:一座大房子,上车下车候车购票都在里面,站前没有广场,一条脏兮兮的小街道,两边是脏兮兮的小饭馆。“老板,吃点儿饭吧!”吆喝声此起彼伏。匆匆来到公路边,你有两个选择:要么站在路边等203路公共汽车,路上一辆一辆飞驰的汽车带起漫天黄土,搞得你灰头土脸;要么麻痹一下自己那颗算计的心,打一辆黑车尽快逃离。我们自然选择了后者。
中午时分,黑车把我们带到景区门外一家宾馆,建议我们在这里住下,说是先看看景区外的景点,明天一早再进景区,还特别强调,景区内住宿要贵得多。当然,这家宾馆一定是和这个黑车司机有关系。不过对我们来说,关键是时间问题,如果不住景区,那么那些必看的景点就不可能在一天的时间里都游览到。我们决定不听他的。现在看来,我们是正确的。景区内有很多宾馆可供选择,并不比外面的贵多少,特别是,景点就在窗外,推开窗户就是无尽的风景。
可是,要想找到景区大门并不那么容易,它被湮没在遮天蔽日的商铺中,百花深处人未识。“有问题,找警察”。幸亏问了一个小警察,幸亏是一个特好的小帅警察。他把我们带到一幅景区地图前,指着地图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并在众多方案中帮我们确定了一个最佳方案。
武当山主要的景点是最高峰天柱峰的金顶紫金城,可以乘观光车经太子坡到琼台中观,那里有缆车直达峰顶,也可从太子坡继续乘观光车到东麓的紫霄宫和南岩宫,从那里走石阶路登顶。
按照小警察的方案,我们直接坐车到南岩宫和紫霄宫并当晚住在那里。不过没有走石阶路登顶天柱峰,因为从南岩宫到顶峰有9公里石阶路,垂直高度700米,不是我们的老胳膊老腿能承受,所以选择第二天一早坐观光车返回太子坡然后从琼台中观坐缆车登顶。最后再回到太子坡游览。这样景区的主要景点我们就都比较从容的造访了。
武当山是道教圣地,所到之处,称观称宫,不称庙不称寺。所供奉的也不是佛而是神,是玄武大帝。不过,和其他地方的道观不同,武当山的道观更多了一层皇家气派。原来,这里是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家庙。
永乐皇帝是有明一代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很多永垂千史的工程都是在永乐年间完成的:兴建北京紫禁城、迁都北京、修大运河、修编永乐大典、修建当时最高的建筑南京大报恩寺,还有一个就是修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
武当山建筑群在当时可以算是特大工程了,史书记载,共动用军民工匠近30万人,历时14年,耗用银两不计其数。以天柱峰顶的紫金城为例,紫金城是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城墙,依照圣旨,用重达千斤的石条依岩势筑起一道厚厚的城墙,城高数丈不等,周长344米,蜿蜒起伏,远看如光环围绕山顶金殿,雄伟壮观。朱棣特别下旨: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其墙务在随山势,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而城中央最高处的金殿更是用百余吨紫铜榫卯搭建而成,殿内是十余吨紫铜鎏金的真武大帝铜像。真不知道当年工匠是怎么把这数万吨的城砖和数百吨的紫铜铸件搬上一千多米绝壁的。
太子坡也叫复真观,是幼年真武苦读经书的地方,古往今来,无数莘莘学子亲临观瞻,以建树学业的恒心和信心,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也常来此地,以求事如意愿,子女成材。
太子坡最令人叫绝的是它山门内的九曲黄河墙。建筑师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依山势起伏建造起近百米长的红色夹道墙,它构思布局及用意都十分巧妙,流畅的弧形红色墙体,配以绿色琉璃瓦顶,似波浪起伏,气势非凡,体现出皇家建筑的气派和豪华。孑然一身,走在其中,前不见去路,后不见来路,压抑感和孤独感悄然而生,考验的是修行者的虔诚和信念。(见文头压题图)
武当山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古建筑群,遍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似是岁月无痕。而最能体现其岁月无痕的当是紫霄宫。赤墙翠瓦,秋叶斑斓,透着皇家宫殿的宏伟壮丽、道教文化的神奇玄妙、江南园林的幽静典雅,好一座仙山琼阁!
武当山山体岩层多节理发育﹐并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绝壁的断层崖地貌,有所谓72峰36岩的说法,而南岩则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绝壁上一处奇景,龙头香,长3米多,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据称是武当山最灵验的一柱香。龙头香身后岩壁上有朱红色“南岩”二字的大字石刻碑,为“驸马督尉沐昕”所书。字体稳健端庄,婉丽飘逸,方正圆润,舒展大方,其气度之恢宏,非一般书法家所可企及。
说到沐昕,那可是史书上有名的人物。从碑刻上的名头就可知道,他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女婿。不仅如此,他还是皇帝最信任的大内总管。修建皇室家庙武当山这样重大的工程,朱棣就完全交给沐昕打理了。作为总承包商和总监督,朱棣钦封沐昕为“把总提调”,统揽人财物大权。工程总指挥部就设在山下的玉虚宫。沐昕在这儿一扎就是十年。不负众望,他也确实把武当山打造成号称“天下第一山”的道教名山。
公元1994年,武当山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