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石律
北京石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10
  • 关注人气:6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幽探秘古波斯  光明之海

(2014-02-20 21:52:02)
标签:

伊朗国家珠宝馆

巴列维王宫

光明之海钻石

孔雀宝座

纯金地球仪

分类: 漫游札记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篇头的自由塔是德黑兰标志性建筑,出入德黑兰机场都要经过,算是国门了。伊朗游记的首篇我就贴出过自由塔图片,现在要离开德黑兰回国了,再次贴出。从国门开始,又以国门结束,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按原来的行程,基什岛是我们伊朗游的最后一站,然后就应该转道德黑兰回国了。但是,我们的行程作了调整,把第一天刚到德黑兰时应该参观的部分项目挪到返回德黑兰再进行。当时我们不知道调整的因由,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其中一个每周只开放两次的单位在我们到达的那天不开放。

什么单位这么神秘?还每周只开放两次?其实,这个神秘的项目不过是个博物馆而已,位于伊朗央行的地下金库。

听说能参观央行金库,这让我非常期待,脑袋里立刻浮现出网上看到的纽约金库里金子堆积如山的场景。但是导游说了,我们不是去看金子,而是去看金库里的珠宝博物馆。原来的期待变成了失望,心想,珠宝有什么好看的,无非珍珠玛瑙翡翠钻石之类的,在故宫在布达拉宫看的多了。而且我们这种人本来就没什么钱,对贵重珠宝先天免疫,所以动辄百万的珠宝对我们来说一点儿诱惑都没有。但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在前往金库的大巴车上导游就再三强调,不能带相机手机以及任何金属物,搜身很严的。但下车时我看导游拿着手机,我也侥幸藏着手机,万一能带进去,我不就可以偷偷拍照了吗?

金库在很深的地下,我们也不知道走过了多少级灯光昏暗的石阶。第一道安检门我顺利通过,简单的搜身也没事儿,正暗自庆幸,在第二道门近一米厚的钢制大门前,我终于被保安搜出了手机,他凶巴巴的把导游叫过来,让他把手机存上,还训了他几句,这让我觉得很愧疚。

至今我也说不清身在博物馆时的心情,不是叹为观止,也不是羡慕嫉妒恨。只记得珠宝馆展室不大,不过数百平米,那么多价值连城的珠宝就那样密密麻麻的几乎是堆放的摆在那里。灯光并不强烈,珠宝们自顾自的展示着摄人魂魄的迷人光彩,绝不迷人眼,但绝对迷人心智,会让你处于一种被某种魔力所魅惑的恍忽状态而不能自拔。

博物馆里的藏品全部来自伊朗王室。为了发行伊朗纸币,末代王朝巴列维国王把王室的几乎所有珠宝抵押在银行。国王被推翻后,这些价值连城的珠宝也就悉数收归国有了。

没人知道这些珠宝价值几何,更没人说得清这里究竟有多少珠宝。可惜手边没有相机手机,不能拍下来回来分析,更无法与你们分享。不过,凡是参观过这座珠宝博物馆的,都对这样几件藏品津津乐道。

首先是巴列维国王的王冠。包括上方呈羽毛状的装饰,整个王冠用了3300多颗钻石以及数百颗珍珠和红蓝宝石,仅王冠中央那颗硕大的红宝石就价值过亿;而巴列维王后的王冠中央那颗绿宝石更是惊人,有150多克拉;

法塔赫国王的孔雀宝座是又一件惊人的展品,宝座上镶有钻石和各色宝石共计26000多颗。

还有用34公斤黄金制作的纯金地球仪。地球仪上镶有5万多颗各种宝石:海洋用祖母绿标示,陆地用红宝石代表,伊朗、英国和法国则用钻石镶嵌。

而我本人则沉迷一枚精巧的戒指,流连忘返。戒指是纯银打造的,上面镶嵌一枚高瓷睡美人蓝松石,冰种,蛋面。我从来没想到松石会有那么漂亮的颜色。当时恨不得砸开防弹玻璃罩拿来戴上,哪怕只戴一秒钟呢也心满意足了。

不过要论镇馆之宝还得说是那颗世界十大钻石之一的名钻――光明之海。

此前虽然我在博文中多次提到世界十大名钻,却从未亲眼目睹过,这次竟意外的在伊朗与之邂逅,真可谓此行的最大收获之一。

光明之山不是十大钻石里最大的,最大的是英国国王权杖上的那枚“非洲之星”,530克拉;也不是名气最大的,最有名的是法国卢浮宫里那颗“摄政王钻石”,拿破仑曾用它抵押贷得巨额军费从而征服了意大利。而一颗产自印度的叫做“希望之星”的蓝钻是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那枚“海洋之星”的原型。另一枚叫做“光明之山”的枕形钻石被印度莫卧儿国王进献给英国女王,镶嵌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王冠上。伊朗地库里这枚“光明之海”粉钻重176克拉,同样产自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后被波斯帝国掳走据为己有。

把大钻石锁在地库里的作法可能不止是伊朗,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常林钻石也是被锁在中国央行的地库里秘不示人。这或许也是这类制度国家的一种标志。

钻石,世界上最珍贵最贵重的宝石,纯净,璀璨,火彩,正是爱情的色彩,用钻石打造的钻戒,不知见证了世上多少爱情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的故事。为了见证他们的爱情,泰勒的丈夫,同为好莱坞影星的理查德.伯顿花费110万美元定制了一颗69克拉的钻戒送给泰勒,他给这颗钻石命名为“泰勒-伯顿”。伯顿病逝后,泰勒把这颗钻石卖掉,在它的出产地博茨瓦纳建造了一座医院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的这句广告词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婚恋观。结婚娶媳妇,再也没有人戴金戒指金镯子了,一水儿的“钻石恒久远”!

当然,这钻石可不便宜,一般的钻戒多是30分到50分的。(0.3到0.5克拉)越大的越贵,而且是呈几何数级增长。比如通常的0.5克拉钻石大约7、8千元,而1克拉的就得3万元了。2克拉的更是达到惊人的20万元。如果是彩钻,黄钻或者粉钻,还要更贵一些。前几年贝克汉姆曾送给妻子维多利亚一枚4克拉粉钻戒指,当时售价100万英镑!苏富比拍卖的一颗梨形黄钻更是创下了1236万美元的天价。

这些天价钻石自然是与你我无缘的,不过你仍可以关注下面这颗2克拉的枕形黄钻,鲜艳,耀眼,灵动,火彩,果然不似凡间物件儿。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走出地库,眼睛还不能适应外面的光线,心里也还在恍忽,那些珠宝,那枚松石戒指,那颗淡粉的光明之海,也总在眼前晃悠。我在想,是什么让它高贵尊严价值连城?想来只是因为它的澄澈透明,只是因为它的单纯如一,只是因为它的持久恒定,就像人们追求的理想中的爱情。却原来,是世间的凡人把他们的爱情观固化在这块普通的石头上了。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但愿吧!

 

 

再欣赏一下这颗黄钻吧。它被安妥的封存在有机玻璃中,放在案头,它就不再是首饰而是变成了摆饰。端详着它,伊朗那些珠宝便浮现在眼前,就只当自己拥有了光明之海吧!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

国家会展中心。是我们从酒店楼顶发现的目标。跑过去发现,这里不仅有大型的集会场所,还有国家级清真寺礼拜堂和宣礼塔,甚至,我们在这里还发现了伊朗国家银行,也就是伊朗央行。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央行,也不知道上面的图标含义是什么,看上去像孔雀宝座,或者像巴列维王冠,总之,或许和地库那些为发行货币而抵押的珠宝有关?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

巴列维王宫。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

自由塔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寻幽探秘古波斯 <wbr> <wbr>光明之海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