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

标签:
雅安地震战士牺牲杨波救灾杂谈 |
分类: 随笔 |
4月20日地震发生后,13集团军某团一营炮兵连奉命向灾区机动。当车队行至荥经至天全途中一处拐弯处时,为避让迎面车辆,一辆载有17名战士的军车失控侧翻,滚入路边陡坡下的荥经河中,重庆梁平籍战士杨波不幸牺牲。
战友们把受伤的战士送往医院,顾不得伤感,顾不得安葬牺牲的战友就继续上路赶往灾区。临走前,有个战士点燃了三颗烟,深吸一口,然后郑重的插在牺牲战友的脚边,用这三颗烟送战友一程。
看到这张照片,感觉眼眶发热。杨波的祭奠仪式后来在部队隆重举行,但总觉得不如这一个军人三颗烟的祭奠仪式,简朴却极其震撼:遮盖战友遗体的,不是国旗党旗,而是他的迷彩服,一只胳膊还露在外面。照片上,看不到那位给他敬烟的战友是否垂泪,看不到战友说些什么。或许他没有落泪,或许他根本什么也没说,只是专注的把三颗烟插好,插稳。但,这就是军人自己的祭奠仪式,这就是战友特有的祭奠仪式。
上路吧,杨波!挥挥手,只带走三颗烟!
----
看这张照片。简易的帐篷医院外,儿子抱着受伤的父亲等候医治。等候的人很多,儿子耐心的等着。没有椅子,他就这样一直站着,站了一个多小时。问他,只说不累。
儿子背向镜头,一件白色背心紧裹着发达的背肌,虎背熊腰,健壮的像头牤牛。相比之下,怀抱的父亲显得那样的衰弱和无助。常年的劳作,日晒雨淋,手上的青筋暴露,皮肤粗糙黝黑。此时的他,双手紧紧的搂着他的儿子,两眼闭着,在儿子的怀里很安全,很踏实,似乎已经睡着了。他是那样的依赖他的儿子。靠在儿子的怀里,像靠着一座山。
曾经有一幅油画非常有名,是罗中立的《父亲》。我还为此写过一篇博文,《父爱如山》。或许,这张照片将来也会成为名作,名字或许可以叫做《子爱也如山》。
肩膀上的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