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石律
北京石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10
  • 关注人气:6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只破皮鞋

(2012-04-19 21:03:34)
标签:

谣言

明胶

金属铬

胶囊

酸奶

冰淇淋

河北阜城

杂谈

分类: 随笔

最近谣言比较多,所以主流媒体一再发文告诫,不要传谣,尤其不要信谣。

那么,什么是谣言?已故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有一个简明易记的公式:谣言等于事情的重要性乘以掌握信息者的暧昧性。也就是说,谣言=大事儿×不说。对于一条消息,掌握信息者或者具有权威发布资格者越封堵,越不告知,谣言就越盛行。换言之,大道不畅,小道必猖。

而媒体上沸沸扬扬的一系列与“破皮鞋”有关的“谣言”就再次印证了奥尔波特的公式。

因在地震中含泪播报的央视主播赵普10日发微博称:“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了。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短短数小时,十多万人转发,寥寥数语,未经证实,却对两个行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打击。于是,行业领导出来辟谣,说几大奶业企业都保证绝无此事。说这是造谣。随后,赵普的微薄删除。删除的原因不用说也能想到:有人打电话了。

所谓破皮鞋,就是指用皮革废料制作工业明胶充当食用明胶。明胶是食品业特别是奶业不可或缺的添加剂。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明胶所含金属铬数倍超标食品安全标准,对人体危害很大。

一只破皮鞋

一只破皮鞋

那么,老酸奶里真的没有工业明胶吗?协会也只是小心的说,三大奶业集团的产品没有。那么其他企业呢?只能自己去遐想了。当然,我们相信,个别企业的一条鱼腥了一锅汤,但是,这毕竟是有吧。而且,还不一定是小鱼。你想,能惊动高层给央视主播打删博电话的,能是小鱼?!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几乎是惊涛骇浪了。记者发现,生产的工业明胶不仅送到奶业,更多的是送到药用胶囊企业去了。追踪结果更骇人听闻,用有毒胶囊的,基本上涵盖了国内主要的八大药企!

这可非同小可,立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这酸奶可以不吃,这药可不能不吃啊?现在知道胶囊药金属铬超标,真有个头疼脑热的可咋整啊!

有人调侃,真要感冒了,就舔舔自己的皮鞋吧!甚至还发生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杭州一个姓黄的老太太为了“不服毒”,把胶囊打开丢掉,直接口服里面的药粉,结果把食道灼伤了,住院治疗。

那么,金属铬超标的胶囊究竟有多少呢?浙江省食药监局在新昌抽取的61批次涉嫌铬超标产品,其中合格32批次,不合格29批次,48%铬超标!

现在已知,胶囊生产大户在浙江,而工业明胶的重灾区在河北。(又是河北,这么多年,只要有造假的事儿:假药,假酒,假煤气罐,十有八九都跟河北有关!)于是,按图索骥,记者们追查到了河北,追查到河北阜城,追查到最大毒胶生产企业“河北学洋明胶厂”。但是,当调查组来到厂门口时,却发现副厂长指挥人把电脑账本等抱到办公室,随后办公室就发生了火灾!不仅如此,同村的40多家厂子也都在一夜之间被推土机推平了!政府官员说是为了“彻查明胶生产”,但人们有理由问:既然是彻查,为什么还没开始查呢就把厂子推倒了?是彻查还是销毁证据?

一只破皮鞋

.

一只破皮鞋

就在学洋明胶厂“火灾”现场,记者发现一个烧残的账本,那上面不仅有胶囊企业,一些知名冰淇淋企业竟也赫然在目!这再次证实了赵普所言不谬!

受灾的还不仅是奶制品业和制药业。人们发现,生产明胶的废渣倾倒到哪儿,哪儿就寸草不生。那这么多废渣都流向哪儿了呢?让人大吃一惊的是,都去了鸡饲料企业!

这消息太令人沮丧了,原来我们吃鸡肉,喝酸奶,吃胶囊药,都是有毒的金属铬污染物,都是在啃我们自己丢弃的破皮鞋!联系到不久前披露的地沟油,南方大范围的稀有金属污染的大米,瘦肉精污染的猪肉加工业,三聚氰胺的奶粉,我们即使百毒不侵,恐怕也在劫难逃了!

只有一条出路:移民!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钱吗?

 

一只破皮鞋

一只破皮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