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脸工程能把脸洗白吗?

标签:
洗脸工程计划生育国策反人类湖南邵阳抢婴狂潮雷人广告杂谈 |
分类: 随笔 |
喜欢李伟健相声的当记得他的相声《小广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计划生育的雷人广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行限制生育,从一开始就是不得人心的,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那些有钱的“双非”孕妇花上十几万闯关到香港生孩子就是国策失败的一个例证,以至于香港人把这些人视为蝗虫。富婆闯关香港超生是因为富,而农村普遍的超生则是因为穷,理由在黄宏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为了家里有劳动力维持生计,为了家有男丁对付地方土皇上和恶霸。
(香港报纸私人刊登的整版广告,以蝗虫比喻闯关入港的大陆双非孕妇)
所以,这项国策始终是靠强制推行的。在城里,强制措施主要是罚款,而在农村可就不仅仅是罚款了:抓去强制结扎是最惯常的手段,甚至采取扒房等极端手段。因此,因极端手段激起民愤而引发的血案时有耳闻。在湖南邵阳则更加骇人听闻,当地计划生育机构在政绩和利益的双重驱动下,竟然发动下乡抢婴狂潮,见到超生婴儿就抢,抢走后卖到福利院,福利院再高价买到国外收养机构,据衡阳一家法院审理查明,仅衡阳县福利院就“买进卖出”婴儿409名,衡南县福利院和衡山县福利院也各有169名和232名婴儿“进账”。当地官员之所以干这种丧尽天良、天打雷劈的勾当,皆因为他们的官帽面临超生“一票否决”。而抢婴卖钱,既保住了官帽,又有利益分成,唯独就是不怕下地狱!
与这类血腥手段相配套的是同样血腥的计生广告。比如,“该扎不扎,房倒屋塌”、“逮着就扎、跑了就抓,上吊给绳、喝药给瓶”,甚至“宁可血流成河不可超生一个”!虽然,国人对于这类广告早已麻木,最多把它编进相声小品里调侃一番,但是在国际社会,在民主和人权的国家,这类广告无疑是血腥和暴力的,是反人类的。因而它们成了政府反人类和专制的确切标签和形象注脚,在政府本来就不光彩的脸上涂上一笔又一笔血色油彩,搞得像个三花脸。
于是,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国家计生委从去年开始启动“洗脸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清理冷漠、强制和暴力的计生标语。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表示,“这些冷漠、强制甚至含有恐吓意味的标语口号,激起群众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引发了大量矛盾和纠纷。”洗脸工程目标在于让人口计生宣传与时俱进,打造“渗透式”、“融入式”、“嵌入式”宣传载体。
但愿这次洗脸工程,不仅是表面上的洗脸,更应该洗洗那些“冷酷的心”。
来看看这些即将成为“文物”的广告。
这是河南的:
"一人结扎,全家光荣";
“计生大革命,叫你鸡犬不宁”;
"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农村想不穷,少生孩子养狗熊。"
这是山东菏泽的:
"宁可家破,不可国亡。"
这是安徽的: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
这是江苏的:
"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湖南的恶狠狠:
"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
广西的更狠:
"一胎环,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
四川的这条广为流传:
"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湖北阳新地区的很形象很彪悍:
"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
作为证据,这些有可能成为古董的照片很有收藏价值。其中最有意味最具调侃的是用李宇春作的广告:“生男生女都一样!”看了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