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

标签:
北大荒知青图片展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黑土地生产建设兵团云山农场 |
分类: 午后斜阳 |
金秋十月,一个叫做“北大荒知青活动图片展”的活动隆重开展。时间:今天,公元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地点:中国,北京,天安门,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
展室占据了太庙东西两厢的大厅,全兵团六个师――建、设、钢、铁、边、防――共计六十三个团以及各直属单位都参加了展览,可谓盛况空前。在京的北大荒知青大多相约盛装前往,像过节一样热闹。本来嘛,这就是北大荒知青自己的节日。
但是,当你亲临现场,看到那么多面孔的时候,却难免感慨万千。
那面孔,熟悉而又陌生。
今天的文化宫,基本上成了知青专场,路上遇到的都是匆匆赶往太庙主会场的。无论是男是女,一律盛装,特别是女士们,多穿大红。只是,抬头往上看时,不免令人沮丧,不是谢顶就是花白。本来大家都是一个团一个连的,吃喝拉撒都在一起,彼此再熟悉不过了,但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相见却不免一愣,叫不上名字了,有的还能勉强记得当年的外号,现在却也不敢造次。于是,更多的是主动报上自己的名讳,免得对方尴尬,可还是难掩一愣的尴尬:“嗨!你那时候骑着高头大马多年轻啊!”“那时候你瘦瘦的,哪像现在…..!”
无尽的感慨!
那面孔,容光焕发却又历经沧桑。
北大荒知青下乡时,正值青春发育的时期,有黑土地的滋养,有老北大荒人的关爱,很多人在北大荒期间长个儿长身体了,更留下了对黑土地的美好记忆,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让北大荒知青能更多的保有青春。虽然已是花甲,却依然容光焕发,精神饱满。见面在一起,还是互相热烈的拥抱,还是一脸灿烂的笑容,还是和年轻时一样高谈阔论。然而毕竟岁月不饶人呐!皱纹早就明火执仗的爬到脸上,牙也东一颗西一颗的下岗了,高谈阔论时不免跑气漏风。是啊,回城以后的艰辛,谁又会没有呢!嘴里不愿意说,脸上又怎么能不留痕迹!
那面孔,平和满足却也夹杂一丝无奈。
也许,是更懂得满足;也许,是更知道感恩;相比其他地区的知青,北大荒的知青似乎生活的更平稳,更平和。尽管他们的多数都经历了找工作、自己盖房打家具、下岗、攒钱买房、借钱供儿子出国留学,等等等等。但是,很少听到他们怨天尤人,聚到一起,该吃吃,该喝喝。唯一的无奈是当孙子,都说,谁家有孙子了,谁就该当孙子了。偏偏又都到了当孙子的年纪了。
唉!
图片展持续到23日星期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们云山农场在东厅四师三十九团展区,共八块展板,上面还有我呢,嘿嘿!
(摘了眼镜)“这回看出我是谁了吧!”
老铁,又是同学,又是荒友,又是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