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部直通车之八   大漠边关

(2011-10-07 11:05:14)
标签:

嘉峪关

戈壁

喀纳斯

阿勒泰

游牧

分类: 漫游札记

诗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嘉峪无故人;

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嘉峪关;

诗云:嘉裕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诗云:长风几万里,吹度嘉裕关

诗云:唱尽嘉裕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诗云: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嘉裕劝一杯

诗云:嘉裕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

 

嘉峪关,长城第一雄关,孤零零的伫立大漠黄沙,不知几度被风沙湮没又几度被人从沙子里刨出来。到1984年重修之前,城墙倒塌了三分之二,城门楼则全都没了,基本上是一座废墟遗址。这也难怪,原来修城墙的时候,下面半截夯土,上面再垒土坯,外挂草泥。虽然大漠基本无雨,但毕竟是土堆的泥垒的,长年的大风吹沙砾打,它们又能扛多久呢?看看嘉峪关北门上斑驳不堪的“天下雄关”的字匾,你就能知道大漠风沙的厉害了。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感谢当年重修嘉峪关的建设者们,他们尽可能的保留了没有坍塌的城墙,最大限度的使用了当时夯土垒坯挂泥的原始工艺,让今天的我们能够穿越时空,看到几百年前大漠雄关的真实风貌,看到历史在雄关留下的累累印记。

初到嘉峪关,你会好奇为什么这么个关隘要设在荒凉的戈壁上。这里有两个关键因素:山和水。

嘉峪关的前面是古代商旅必经的丝绸之路,身后是无法逾越的大黑山。扼守住大黑山就扼守住了交通要道,所谓易守难攻,所谓一夫把关万夫莫及。其二,荒漠地区是怕缺水,嘉峪关却城中有井,山上有泉,用水不患匮乏。所以史料《秦边纪略》这样总结:“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最西端,关里是天朝,关外就是西域了。所谓:“严关百尺界天西”。站在城楼上,多少会有些“西出阳关”的伤感,多少会有些“春风不度”的惆怅。漫漫黄沙,昏昏斜阳,似乎迈出这一步就不是异乡而是异国了。

好了,收起你的伤感,眼前的嘉峪关可是非常时尚的,一身名牌:正门门楣上的“嘉峪关”三字是乾隆老爷子的钦笔;楼上“天下第一雄关”的字匾是赵朴初的书法;而后门的“天下雄关”则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肃州镇总兵李廷臣题写。

据说,有关方面正在调研开通乌鲁木齐的动车。届时,春风就可以乘坐舒适的动车,轻易的过玉门关,轻易的过嘉峪关,就可以“千里戈壁一日还”了。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西部直通车之八 <wbr> <wbr> <wbr>大漠边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